不管如何,這頓飯菜終究還是被吃完了。
而接下來,秋收的時候,大隊長突然交給了六叔一個任務,那就是去接那些知青。
這些知青早不來,晚不來,偏偏要在秋收這麼重要的日子才來。
大隊長對這些人都不怎麼喜歡。
而且其他的大隊也不是沒有過知青,那些知青是幹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什麼都不會,還說來建設祖國,簡直就是放屁。
那些小娃娃估計連什麼是麥苗,什麼是雜草都認不清。
大隊長想到這個事情就忍不住搖頭,渾身都表現出抗拒。
但是他也不可能拒絕收下這些知青,每個大隊都要分一些知青,也不可能單單他這個大隊搞特殊。
而大隊長不想去接這些知青,他也是有活兒要幹的,而且還得組織著其他的人一起幹活上工,他的任務也格外的繁重。
到頭來,就隻剩下奸懶饞滑的林家小六子沒有事情可幹,就算去上工,也是懶牛懶馬屎尿多,一天都掙不了幾個工分。
要不是體格子擺在那裏,估計連小孩子都競爭不過。
不過說實話,這個小六子掙的工分還真的不算多,和一些五六歲的小孩子掙的工分是差不多的。
這樣的人,派他去接知青,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最終在幾個工分的誘惑之下,小六子同意了接送知青的事情。
林菌菌難以克製自己心裏的羨慕,接送知青啊,又可以瀟灑一天了。
1968年,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下,數百萬城鎮中學生告別父母、親人和家鄉,奔赴農村和邊疆,開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林菌菌每次都想到這件事情,心裏就有一點不是滋味。
那麼多人都來到了鄉下,偏偏他們又沒有接正式接觸過如何幹活這件事情,以往學的那些知識更是沒有一點用武之地。
想要恢複高考,那也得1978年才行,距離現在還有十年的時間,那麼長的時間,也不知道那些人能不能撐得下去。
還有那一些被冤枉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倒在了這十年之間,又有多少倒在了黎明之前。
當然,一些活該的人,自然應該受到嚴厲的懲罰,再重的罪刑,都不足以安慰所有人的憤怒。
實際上,動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運動,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初,結束於70年代末,總共涉及到1700萬人,這在人類曆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林菌菌也不免為這些背井離鄉的小姑娘,小少年感到悲哀。
下鄉的這些人年紀都不大,十多歲,二十多歲,要是換在現代,還是在上學的孩子呢!
林菌菌覺得這些人有些可惜,但是也沒辦法說些什麼。
她還要去上工呢。
秋收,每個人都不能缺席。
就連大堂姐和二堂姐也跟著去,當然,由於二堂姐中暑暈倒,所以她幹的活就更加的輕鬆,甚至連小娃娃都不如。
好在家裏的大人,也不指望她們這些人能夠掙多少工分,隻需要好好的待在外麵就好,這個年頭有一個好名聲真的特別特別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