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龍,你知道作曲出了靈感之外還要什麼嗎?”李俊熙眼神並沒有離開曲譜,眼睛繼續看著曲譜,嘴上去問權誌龍問題了。
“額,還要精通各種各樣的音樂,還有樂器,”權誌龍想了一會之後隻想出了這麼兩個答案,因為他沒有其他的答案可以回答了,而且他覺得這兩個是最正確的。
“沒錯,熟悉各種不同的音樂派係非常重要,樂器也是同樣重要,但是你還缺少了一樣東西,而且是最重要的,”李俊熙也承認前麵兩點是非常的正確,作為作曲人如果連什麼音樂派係都不知道那作出來的曲子肯定是不倫不類,同樣音樂人要是連樂器都不會用的話,你用什麼編曲,難道就用本子?
權誌龍聽到李俊熙的話頓時茫然了,他不知道自己缺了什麼,一直以來他自己做的曲子在他自己眼裏雖然不是經典,但是可以算得上合格之作了,但是李俊熙突然說他缺了一種東西,這他就不懂了。
看著權誌龍的茫然樣,李俊熙也是搖頭一笑,其實也不怪權誌龍,能夠參透這一點的無疑不是音樂界的頂尖人士,李俊熙當初為了這個東西也是纏著邁克爾,這個亦師亦友的家夥前麵基本就是封口不談,回答李俊熙都是“自己領悟”這四個字,但是想做一個完美BUG的李俊熙可不會這麼容易就放棄,任然鍥而不舍的纏著邁克爾。
到了最後李俊熙的纏人方式終於起了作用,邁克爾在一副不耐煩的表情下對李俊熙扔下了“身臨其境”這個四個字中國成語就跑的沒影了,而李俊熙則是站在原地思考這句話的意思倒底是個什麼意思。
身臨其境,這四個字並不難理解,不就是要有一種自己身在那個環境的意思嘛,但是李俊熙這個反應遲鈍的家夥想了足足三天才想出來是什麼意思,其意思就是要將自己代入曲子中去,感受曲子給你帶來的感覺,這樣你就和一個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了,你也是一名聽眾,你也會感受到曲子的給人帶來的感覺。
大部分的作曲家隻是自己簡單的感受了一下曲子的給自己帶來的感覺,如果反應良好或者很好就直接開始下一步的填詞,如果感覺不行就進行修改,這完全就是一個工業化的工廠一樣,合格的通過,不合格打回。
“誌龍,你在作曲完之後有沒有把自己帶入進曲子裏,感受曲子的感覺?”李俊熙把答案變相的轉為問題對權誌龍問道,他想比起說“身臨其境”,這樣問顯然效果會更加。
“會長,什麼意思?”權誌龍第一時間還是沒有反應過來李俊熙說的是什麼意思,他自己做完曲之後都是將其錄製下來,然後自己聽幾遍,感受一下,覺得不錯就留下來,不行的就重寫。
“這個嘛,要你自己領悟,如果你能夠領悟到,你的作曲能力可是會直線上升的,我說出來的話效果就不明顯了,”李俊熙覺得剛剛已經透漏了一點,如果再透露下去拿就沒有任何意義了,自己如果能夠領悟當然是最好了,如果權誌龍真的不懂他也隻好劇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