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0月21日,國家宣布恢複高考。
消息宣布以後,知青們都沒有人上工了,大家都在到處買書,準備複習,參加高考。村子裏也有人準備參加的,總之一時學習氛圍很濃重。
何清如和顧硯書把他們提前收好的五十套書全都賣了出去,小賺了一筆。
知青們都知道顧硯書在學校的時候學習好,何清如學習成績不錯也是在村裏出了名的。一時間有好多人想來找他們學習和借資料,不過他們兩個全都拒絕了,隻答應了宋哲可以過來複習。
前段時間李紅離婚的事兒在村子裏鬧得沸沸揚揚。原因很簡單,這個年代的人們覺得離婚是個稀罕事兒,都覺得丟不起人,很少有人會願意離婚的。有的婦女被家庭壓迫得受不了,寧願自殺都不願意離婚。
這個時候離婚的李紅就成了一個特例,成了人們指指點點的對象。
在她住進何清如家裏以後,流言變得更難聽了。
好多人都在說顧硯書是想享齊人之福,不過在他之前打了李海一頓還剪了頭發之後,沒有人敢到他麵前說。宋哲聽到了幾次,還和人動了手。
何清如一度很愧疚,覺得是自己做事考慮不周才影響了顧硯書的名聲。
顧硯書安慰她:“決定是我們兩個人一起做的,怎麼能隻怪你一個呢?再說了,與其反思自己不如責怪他人。咱們兩個應該一致對外鄙視那些瞎說話的人啊。”
何清如深以為然。
李紅也很愧疚,何清如就搬出相同的話術勸她,好歹是讓她不說要搬出去的話了。
所以他們兩個做不到那麼寬宏大量,就這麼忘記他們瞎說話亂傳流言的事,不落井下石已經算是很仁慈了。
顧硯書之前一直都沒有複習過高中知識,因為那些對於他來說都太基礎了。
但是有一個難題就是政治,畢竟時代差距太大,政治要考要背的東西都太多了,還基本都和他們所學的東西有所出入,所以顧硯書隻能乖乖拿起書背。
說實話,從他們的角度來看裏麵的有些東西真的挺落後的,那些知識或許出現在課本上過,但並不是必背點,隻是一個他們需要了解的曆史。
“這樣就好像咱們走進了書裏,也在創造曆史一樣。”何清如還感慨過。
死記硬背的日子又平淡又緊張,又豐富又無聊。
何清如反而成了比較清閑的那一個。她之前剛拿到高中課本的時候就大致複習了一遍,平時有時間也會翻著看看。這會兒倒是不需要一直複習。
不過家裏的學習氛圍太好了,她每次也都拿著書坐在旁邊陪著。
主打一個陪伴了屬於是。
顧硯書總是喜歡在休息的時候湊到何清如身邊抱著她撒嬌,總是要討幾個親親才說什麼有動力繼續學習了。
所以宋哲每回都不願意和他們坐在一張桌子上,總是自己搬著小桌子坐在院子裏,還說院子裏亮堂。
偶爾何清如想逗逗顧硯書,無視他的撒嬌和拒絕他的親親,他就把腦袋埋進何清如的頸窩,擺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說:“這可是我當年高三的時候最想做的事,當年的心願沒有達成,現在還要拒絕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