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的門檻有多高(1)
北京廣播學院(現在的中國傳媒大學)南大門對麵的公共汽車站叫“梆子井”。我很快就熟悉了這裏的情況,不過想進這個學校,天哪!這不是又開始想入非非了嗎?盡管覺得這是不實際的想法,但是從到北京就沒有放棄一切學習機會,哪怕是短訓班,隻要能學到東西我不在乎形式。終於來了一個機會,招收幹專班學生,條件是:35歲以上、本行業工作3年以上者可參加考試。但是這並不對外招生,而是麵對國家科委的下屬科技部門,麵向全國各級科委的工作人員,我又不是科技部門的,怎麼辦?對!回去找吉林科委的朋友,真是天無絕人之路啊,朋友一口答應,我報名了,就這樣,我真的走進了廣播電視的最高學府,專心地學起了電視編導專業。兩年的刻苦學習,我懂了,原來編導是做電視節目的編輯和導演的一種稱謂。
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畢業了,學了很多理論知識,可是實踐太少了。畢業前夕,學校布置了畢業作品,要做一個小短片,5到10分鍾,內容不限。我想一定要拿前幾名,我是文藝圈裏的人,開始就定位在要做個小短劇,不過做什麼都不容易呀,沒有攝像設備,更談不上後期製作的設備,怎麼辦?隻有靠朋友了,找朋友幫忙是唯一的出路。在這裏我不想說我當時有多難,反正片子做出來了,行與不行,好與不好隻有在畢業作品評語上看看老師怎麼說了。在畢業作品評點時,我的作品播出了,當時我捏著一把汗,老是看著老師的臉色,沒有把握,最後能什麼樣?
我做的短劇名叫《開花石》: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和爸爸吵架,離家出走了,離家時媽媽說:“想叫我再回到這個家,等著吧!除非石頭開花。”
這是一句不經意說出來的氣話,可是在女兒幼小的心靈裏,卻產生了一個永遠不能抹去的遐想,她趴在窗前,想著媽媽說的話:“等著吧!除非石頭開花!”女孩想著,兩行熱淚在眼窩裏奪眶而出,放聲地哭了:“媽媽!你在哪呀?”
小女孩盼著媽媽回家,於是就去大江邊尋找能開花的石頭。
酷暑當頭、驕陽似火,一個6歲的女孩在這大江邊的河卵石中找著什麼,沒有監護人的陪同,這個畫麵立即引起了觀眾同情。
一個在愛情道路上遭遇不幸的畫家,在江邊寫生,他發現女孩後覺得奇怪,於是向女孩走過去。女孩看到畫家問:“叔叔,有開花的石頭嗎?”畫家不理解!女孩與畫家交流後,這位畫家就給小女孩手裏的那塊石頭上畫了一朵小花,小女孩像瘋了一樣,跌跌撞撞地向城裏跑去,邊跑邊喊:“媽媽!媽媽!我找到開花石了!我找到開花石了!”
夜深了,女孩在地板上睡著了,手裏死死地攥著那塊石頭,爸爸下班後看到這一切,心情沉痛,當他把女兒抱到床上時,女兒在夢中大喊:“媽媽!我找到開花石了!”
這是我當初做的第一個電視小故事。在播放這個小片時,有兩個同學落淚了,我記得有一個是合肥的叫薛文華,下課後他和我說,我看你的片子真的落淚了。我當時還挺奇怪的,這有什麼可落淚的呢?
不過突然想起來了,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故事時也挺感動,說到這,我還真得說說這個小經驗:當故事第一次感動你時,千萬不要忘記第一次的感覺。這個故事就是這樣,我第一次編好後是感動我的,看得多了再加上反複修改,就沒有感覺了,當你拿給別人看時,他就是第一次的感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第一感覺,一定要相信第一感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