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已經出鏡了(1)
當上一名真正的出鏡記者以後,直接和地方官員打交道的機會也就多起來了,不到兩年,我收集的名片就有標準的名片盒整整五六盒了,全是各地宣傳部的幹部,縣長、縣委書記、鄉鎮長,還有一些企業家的。每到一個地方,大多數都是和地方的宣傳部門先接觸,說明來意,要拍什麼鏡頭,事件的信息來源,都需要地方的哪些部門配合等,每每都是經過一番商量才開始拍攝。不過有好多地方宣傳部門,還會提出一點要求,書記是不是要給個鏡頭啊?領導出鏡頭在什麼地方,用不用去現場?都要拍攝哪些鏡頭?縣長說點什麼?是不是要秘書寫一寫呀?等等。有的還提出過,現場環境不好,拍了對我們地方影響太壞,等等,總的來講他們也都是維護他們的地方利益,我都能理解,畢竟他們是管一方水土的地方官啊,不過後來發現,這些縣長和縣委書記們並沒有要求出鏡頭,都是下邊工作人員的意圖。
這次我去的是一個很偏遠的縣,一場曆史罕見的大冰雹把我們帶到這裏,這場自然災害使當地的農民苦不堪言,我們的報道主題,是關注這次災害、給農民出點主意,因為凡是這樣帶有任務性的報道,我們都要聯係到相關專家,也好當場為民解難,所以早一天我就聯係了他們省裏的農業廳,還有市裏的農業局,就是想叫他們的技術部門專業人員,直接到現場,就是給農民出點招,在這樣的大災後告訴農民應該怎麼辦。
天剛蒙蒙亮,我們下了火車,先給宣傳部打個電話,他們也安排好了,有人在辦公室等我們,當時宣傳部還沒到上班的時間,電話裏告訴我們,打個車,你就說去縣委大院,不遠,幾分鍾就到了。我們打了一個車,聽司機說當地的災情很重,受災的鄉鎮離縣城也就是20多公裏路,我們一會就到了縣委大院,宣傳部的這位幹部在大門口等我們,因為我們昨天就聯係過了,雖說沒見過麵,但是也都在電話裏熟了,見麵就是一陣寒暄:“我正準備去車站接你們呢,實在對不起,時間記錯了,怎麼這麼快呀?”“這不是很方便嗎,你們縣委大院離車站也就幾分鍾的路,所以打個車就行了。”
由於我心裏急呀!就要求盡快去現場,這樣我們能拍到第一時間的真實情況。宣傳部外宣辦公室楊主任,安排我們先去吃早餐,說著話一輛越野車停在我們身邊,楊主任和司機說:“來吧,我們一塊吃點吧。”司機說:“我吃過了,你們去吧。”我們吃完早飯就出發了。
因為這裏很偏遠,從來沒有央視記者來過,所以他們非常熱情,安排得也很有條理。由於縣城不大,幾分鍾就上了公路,我們看到被狂風吹斷的大樹,東倒西歪的莊稼,楊主任說,這不是重災區,一會你到了受災中心區再看看,那裏非常嚴重,當地的農民都放聲地哭啊,我的心情有些沉重。
在車上我和楊主任說:“9點鍾左右你們省市農業部門的技術人員都要來現場。”話一說出口,楊主任覺得奇怪,馬上問我:“你們怎麼知道他們要來呀?”啊!是我昨天和他們聯係好了的,主要是給農民出點主意,看看下一步怎麼才能挽回農民的損失。外宣辦的楊主任有些忙亂,立即撥通了縣長的電話:“縣長,有個情況和你彙報一下,今天上午省農業廳和市農業局要來人,到災情現場,我現在陪著中央台記者正在趕赴現場的路上,你看這事怎麼辦好?”楊主任打電話,我是聽不到對方的回話,隻能聽到這邊他的話:“對對對,省裏市裏都來人了,不見縣領導也不好啊!是!是!再說了,這鏡頭一播出,有省裏的幹部,也有市裏的人,你們縣裏的領導都哪去了?所以我才給你打電話嗎!……,好吧,就這樣,我會安排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