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汶川的那三天(1)
第一天
這是我一生不能忘掉的一次采訪,要是你經曆了這樣的現場你也會這樣說,因為你走進了這場世界上少見的自然災難的現場。可以用兩個字來說明,那就是“震撼”。
2008年5月12日下午,我們欄目組正在農影中心的10樓會議室開會,這是一次正常的報題會,每周一次,到了下午2點半左右,正在看片,我們的主持人杜雲第一個叫起來了:“不好!地震了!”另外一個女編導也說,地震了,我還真的沒有感覺到,但是大家不約而同地往外跑,電梯擁擠得很,我和另外兩個編導一起從10樓的樓梯往下跑,對我們在這裏工作的人員來說,雖然這是主樓的樓梯,但是都很陌生,往日冷清的樓梯裏一下子擁滿了人,在後邊的人說:“這是哪地震哪?肯定離北京不太遠。”我沒在意他們的議論,來到院子裏聽到有人說:“是四川成都地震了,我給地震局打電話了!”我看了一眼說話的人,是《科技苑》欄目組的一個記者,看來這消息是準確的,因為《科技苑》欄目經常和這些單位打交道。我跑回記者辦公室給成都市委宣傳部的副部長楊光晉打電話,因為我和楊部長很熟悉,電話占線,又一連撥了幾個成都市委宣傳部的電話,都是這樣,打不通,我又撥了楊部長的手機,也是打不通,不是好兆頭,我有一種預感。
又過了半個小時,我們農影中心辦公室通知各欄目組,證實了這個消息,四川省的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現在傷亡情況不清楚,各欄目組做好報道的準備。
我馬上聯係機場,能否直接買票去成都,我就想第一時間趕到,可是機場回信,飛往成都的航班全部停飛,我焦急地等待著消息,快下班了機場一直還是這樣的回答。下班了我急忙開車往家裏趕,我知道肯定要出發的,到家後我就做好了一切準備,在準備隨身攜帶的東西時,我發現冰箱裏有幾包方便麵,順手把它放在我的旅行包裏,這時接到單位辦公室打來的電話,讓我做好出發準備,機票已經訂好了,我又匆匆返回單位,才知道是淩晨4點的機票,也隻好在單位待著了。
我和攝像小楊趕到機場才知道,這是一架去災區的專機,有國家領導人,還有國家疾病控製中心的工作人員,有武警部隊的戰士,再有就是我們記者了。央視電視台的記者不下20人,我們都是用微微點頭的方式表示見麵問候,在機場,我抓緊機會作了幾個采訪,抓拍了一些武警戰士往飛機上運物資的鏡頭,我覺得這些鏡頭一定有用。好多個欄目的攝像們都在抓拍這些鏡頭,淩晨4點多,天剛蒙蒙亮,這架滿載著期望的747大型客機,呼嘯著衝向藍天。
成都的雙流機場,我敢說這個時候是世界上最忙的機場,我們的飛機也是排著隊落到地麵的,我們剛剛滑出主跑道,就有一架外國的飛機滑入跑道,停機坪上,塗有花花綠綠各國標記的飛機,是我們平時很少見到的。這次來這報道和平時采訪完全不一樣了,沒有人接待,更沒有人安排你的行程,走出機場我就和小楊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四川省消防總隊駛去,因為我們平時經常和消防隊一起合作,不管是什麼樣的災難現場,好像都是這些消防戰士的戰場。四川省消防總隊宣傳處的處長李紅,也是我們多次合作過的老搭檔,我撥通他的電話,他告訴我說:“你快到總隊,一會就有一輛車去前邊,我都和他們說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