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欣月:感動了我(3)
直到下午3點多鍾,從九台市盧家鄉中心小學趕來的欣月的同班同學,他們在欣月床邊,說著自己的名字,小欣月沒有一點反應,班主任老師突然說:“你們唱國歌,她一定能聽到。”孩子們坐在病床邊輕輕地唱起了國歌,小欣月真的聽到了,她慢慢地睜開眼睛,微微地笑了,眼角上掛著一顆大大的淚珠。
我發現有一個女生一直在小欣月身邊,為欣月忙前忙後,我就問她:“你是欣月的什麼人?”她說她是誌願者,這時別人告訴我,她已經在這兩天兩夜了,誰也不知道是哪的,我一再地追問,她隻說是個在校的大學生。
北京的專家趕到了長春,決定把小欣月接到北京,我們決定與欣月同車回京,回來後不到一天的時間寫完了初稿,欄目組在機房等方麵一路綠燈,終於在回京後的第三天播出了這個報道。
本想做一期節目報道這個事件,萬萬沒有想到,我無法停下來了,兩台熱線電話不停地在響,有捐款、問候,更多的是關心欣月來京後的情況,什麼時候手術,能治好嗎?我一邊接著電話,一邊策劃著下一期節目的拍攝,無論如何不能讓觀眾失望。
4月11日,小欣月被推進了手術室,我和醫生多次商量,可是都沒有成功,手術室是不準進去的,我靈機一動,找來了一台DV機,消毒後交給了一位醫生,醫生真的把手術的全過程都拍下來了,我又一次把小欣月手術的消息做了報道,告訴了正在期待的全國電視觀眾。
熱線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大家最關心的是,小欣月的眼睛能看到嗎?她真的能去**看升旗嗎?能告訴我們她哪天能去**嗎?看來我的責任更重了,我現在是要向全國的電視觀眾負責了,他們隨時隨地在等著小欣月的消息呢。
因為手術還算順利,小欣月漸漸地穩定下來了,5月8日是小欣月的生日,醫生決定在她生日這天去**,就在她生日的前一天我就來到了醫院,醫生說去**的事先不能告訴欣月,因為她剛做完手術,不能過於激動,一個從印尼趕過來的印尼華人,她說她正在新加坡做生意,看到了中國電視台播出的小欣月的故事,她感動了,從新加坡專程飛到北京,就是來看看小欣月。我抓住這個機會對她進行了采訪,我問她:“為什麼這麼關心這個孩子?”
她說得很簡單:“我也是華人,每一次看到華人的新聞,我都很在意,這次來,就是小欣月太感動我了。”一封從雲南德宏洲監獄裏寫給欣月的信,信上說,“我去過北京,不過我是為了偷錢去的,你也來到了北京,是為了看升國旗去的,我慚愧呀,現在我身上就有200塊錢,這不是偷來的,這是我媽媽給我的,我今天給你郵去了,等我出去,第一個就要去北京,好好看看**前的升國旗,我不會再偷東西了,好好地去打工,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說心裏話,這次報道小欣月的故事,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次拯救,她也拯救了一批人,力量都來源一個字——“愛”。有了這種力量,可以扭轉乾坤,有了這種力量,可以排山倒海,“愛”這個無形的定義,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可以說存在於每個角角落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