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狂者無畏,一網情深:馬雲創業曆程(4)(1 / 1)

在會議上,給人最大的感慨就是時勢造英雄,如果說金庸的武俠小說描繪了江湖英雄的俠義篇章,那麼,以王誌東、丁磊、張朝陽、王峻濤、馬雲為代表的當代網俠譜寫的是新經濟時代網絡英雄的傳奇。以下是西湖論劍的具體內容。

金庸:我先說一個典故。從前有一個叫薑子牙的人在渭水之邊釣魚,可是人家很奇怪,魚線上麵沒有魚鉤,後人就叫做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現在呢,有一群人在西湖邊上撒網,等著魚兒上網。所以呢,叫做西湖撒網,願者上網。說實話,談網絡我是外行。馬雲把這次網絡峰會比作西湖論劍,借用了我小說裏華山論劍的掌故。網絡和武俠是有相同之處,馬雲他們的網站辦得很好,個個像練了九陽真經一樣,網站融資的方式就像乾坤大挪移,借力打力。我的印象中,網絡是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潛力非常大。辦網站最重要的是練好內功,這樣才能像少林派一樣長盛不衰。

丁磊:我是在金庸小說的熏陶下長大的。我曾經幻想和張無忌一樣練成絕世武功打遍天下無敵手,可是武俠小說的人生是虛幻的,現實社會中既沒有秘笈也沒有師父、門派,一切隻能靠自己拚搏。辦網絡和練武功有異曲同工之妙。互聯網突飛猛進靠的是技術,這也是金庸小說中所說的武林秘笈,隻有練好這種“秘笈”,互聯網才能持續發展下去。練成絕世武功需要聞雞起舞,需要勤奮、聰慧和信心,辦網站也一樣。馬雲:金庸有部名著叫《笑傲江湖》,我認為笑必須有眼光,傲必須有實力,江湖就是網絡。我這幾年一直是“外練一層皮,內練一口氣”。我覺得搞網絡就要有笑傲江湖的氣度。人們經常問我5年後會怎麼樣,我要說的是,5年後已經沒人再談網絡了,那時候網絡深入千家萬戶,再談,用杭州話來說就是很“背時”了。江山代代有人出,我希望明年西湖論劍時有新網俠到來,為我們暢談網絡的今天和明天。

王誌東:我看金庸的書主要看裏麵的道德規範。我經常把武俠小說裏的社會和I產業做對比,小說裏人物的功夫都是博采百家之長,再自己融會貫通,不遵循固定的模式,這很符合I業發展的需要。盡管新浪的股票市值和微軟等公司有很大差距,但國內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已日漸成熟,我們已經掌握了國外網絡同行的遊戲規則,因此,即便是洋網站進國門參與競爭,我們的贏麵還是很大。王峻濤:從懂事起就有個人影一直在我眼前晃動,這人就是金庸。他的小說教會了我們什麼是“俠”和“義”。做人要有“俠”氣,“俠”就是扶弱濟貧、愛國愛民;“義”就是互相團結、互相理解。中國互聯網也需要“俠義”精神。雖然眼下互聯網的處境不很樂觀,但隻要我們練成有中國特色、適應中國市場的獨門功夫,贏利隻是時間問題。

張朝陽:我是一個書呆子,懂網絡卻不懂金庸。雖然互聯網的競爭沒有刀光劍影,但我們也要各顯神通。當今互聯網已進入一個競合的時代,即既有競爭又有合作。搜狐上市股價縮水後,許多人對網絡失去了信心。我認為對互聯網的明天,我們不應該抱悲觀的態度。隻要我們齊心協力,我們一定能以“武術”擋住洋網站的“拳擊”。

後來,馬雲幹脆將此“西湖論劍”的活動改為一年一度的網絡英雄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界的年度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