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的物產還是很豐富的,加之地多人稀,所以莫那的族人對於吃喝是不愁的。

他們倒是對船隊上的剪刀、鍋鏟、油燈等小件物品,很是感興趣。

所以本著繼續做回頭客的生意,這第二天莫那回去的時候,船上就裝了兩大箱子這些物品。

陳興顯還額外贈送了他兩壇好酒,就是砸也得給莫那砸暈,日後才能更好的貿易。

這茶葉要泡開才能好喝,這人也要想的開才能過的舒服,做生意嘛,陳興顯想得很開,開頭的吃虧,為的是以後的腸來腸往。

當然還有一整袋的食鹽,要說此地離大海如此之近,按道理不該缺鹽的,怎麼莫那反而也需要食鹽呢。

那還是因為製法的問題,這時寶島的族群仍然停留在較為落後的“鹵水煎煮法”。

首先得取海水、還得運輸、過濾、加熱、結晶、收獲、曬製等步驟。

這一套下來,想想得付出多少的人力和物力,所以這食鹽的價格也就很高。

這價格之高的關鍵就在於加熱,一大鍋的海水所得的鹵水不多。

而現在沿海各省則多采用的是更為先進的“暴曬製鹽法”,總結起來這方法的優點有二。

第一就是鹽的品質較高,第二就是大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

畢竟在這個方法裏,出工最多的,自然是太陽公公。

但是唯一擔心的,那還是是天氣,一場大雨下來,啥都沒有了。

所以曬鹽也是一門看天吃飯的營生,但就算如此也比那一鍋鍋的煮,效率要提高了很多倍。

當下陳興顯就在海邊規劃起了多處的鹽田,隻待這海鹽製出之後,一來可以和平埔人換物資。

二來也可以向沿海的省份,運去一部分不用納稅的海鹽。

既然說完了鹽,那就不得不提寶島之上的另外一種盛產,甘蔗。

早在前朝的書中,就已經有了記載寶島人“煮海為鹽、釀蔗為酒”。

所以大規模的種植甘蔗,再出售白糖。

若是再引進部分的茶樹,再加上種植水稻,嘖嘖,這以後的銀子不得嘩嘩的流向寶島。

陳興顯想著這些,做夢都能笑醒,與其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去海上搏殺那有損陰德的勾當。

還不如好好經營這個寶島,將生意做遍五湖四海。

起步已然開始,那就不能停下來,當下首先就是要解決人口的問題。

本來準備等縣城修建完畢再出發,現在看來是等不及了。

於是當晚陳興顯就召集了眾人,在碼頭邊的堆場裏,召開了如何增加人口的大會。

等到眾人到齊之後,陳興顯清了清嗓子道:“如今大家都很是辛苦,這就是因為我們的人手實在是太少了”。

“所以我想了幾個增加咱們人口的法子,大家也都說道說道”,眾人於是起哄架秧子的讓陳興顯先說。

“這第一嘛就是船工們都有家眷,我意讓他們分批回去,將家中的老小接來”。

“凡是願意過來的,每個家庭免費給土地十五畝,還不用納稅,隻是地產的三成要平價賣入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