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陳興榮吩咐完一切後,就背靠著大樹休息了。

一直到臨近子時的時候,各隊的人員才深一腳淺一腳的返回了這裏。

由於有著村落的點點油燈為目標,順著河流和叢林前進的他們,摸著大樹的樹幹,就能輕易的分辨出何處向陽,何處背陰。

縱使在這黑夜之中,三隊人馬也是無一迷路的。

“撤”,待人員到齊之後,餓著肚子的眾人就返回了小船的位置。

然後在回到大船的路上,各處人員開始彙報起了各處的消息。

這處村落的人應該就是來自漳州附近,周邊被他們開墾了良田千餘畝,栽種的大都是水稻和甘蔗。

這村裏最大的一處房子上,寫著“琅琊王氏”四個大字。

這應該是就是這個王氏族人的宗祠,琅琊國在山東的南部,那裏的王氏家族出了很多的名人。

琅琊王氏的子孫們,在那裏繁衍生息長達400餘年,遂以郡望為名,稱“琅琊王氏”。

隻是不知這王氏家族,是何緣由遷移來了福建,然後又遷移到了寶島這裏。

在村裏還有個鐵匠鋪、榨油鋪等,隻是因為到處的犬吠,哨探們也沒敢再深入村中。

村外就隻有那一個磚廠,似乎剛剛興建完成,因為那村中的房屋都為木製,就連祠堂也是。

既然是自家人,那摸清了底子後,就等明天一早去拜會了。

再說了,也沒有二半夜敲門的道理,二半夜敲門的不是賊人,也不會是什麼好人。

餓了半宿的眾人回到船上後,胡亂扒了幾口飯填飽肚子後,就倒頭睡去了。

當夜無話,隻有驚蟄號像個忠實的獵犬,護衛在周遭。

第二日一早還是那些人,乘坐著小船前往村落。

和昨日相比,眾人腳下小小的船艙裏,多了很多的日常用品,當然還有大袋的銀兩。

在昨日上岸的地點靠岸之後,四下散出去了哨探,隨後的幾人身上藏著短刃,就背著貨物前往了村中。

在小福建的帶領下,眾人進入了村子,首先他們前往的就是那個昨晚看得不甚明確的磚廠。

小小的磚窯隻有一孔窯,豎著一個矮矮的煙囪,此刻還在不斷的冒著煙霧。

旁邊大片的空地上,還擺放著不少的磚坯,有四五個人在忙碌著。

他們都光著脊背正在辛苦的勞作,細看之下隻有兩人是成年的男子,其餘皆是孩童。

“這位老哥,你們的磚賣嗎?”

陳興榮突然出現的聲音,讓正在幹活的幾人都嚇了一跳。

眼看他的後麵還站著幾個威武的漢子,都不禁握緊了手中的木鍬,微微的彼此靠近了一點。

“你們是何人,這磚是不賣的”,這漢子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在身後不斷的打著手勢,另外一個成年的漢子,隨即拿著工具就快步的跑向了村中。

看來是在這裏乍然間遇到外人,是去喊村中的幫手去了。

“哦,我們是來自南麵的寶南縣,想買些磚回去蓋房子,這裏大風天多,我們的房子都是木頭的”。

陳興榮說完,還故意的抖了抖胳膊上挎著的銀袋子。

“寶南縣?沒聽過啊,客官原來家住何地?”

陳興榮嘴角一撇,身邊的小福建就開口了,“我是漳州府人,來此地開荒種地的,我們那也聚集了五六百的鄉鄰”。

聽聞也是家鄉人,也是來此墾荒的,漢子緊繃的身體,頓時放鬆了下來。

他笑著開口道:“這磚是族長定的,是用來修建祠堂的,恐怕勻不了你們,你們若是急用,得先問問這村中的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