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士兵,按照比例換算,應該是配備200人的規模。
這裏麵一部分是炮手,一部分則是登岸接舷的部隊。
按照這個比例,寶島所有的艦船,都是嚴重的缺乏船員的,當然中式帆船需要的水手比較少。
結合寶島缺人的實際情況,中式戰艦的人員比例,定為了船員10噸/人,士兵5噸/人。
以寶島裝備最多的海滄船為例,200噸的排水量,就需要搭載20人的船員和40人的士兵。
因此陳興顯決定將海軍的所有戰艦,劃歸為三個等級,並明確它們的使用範圍。
首先是現有的四艘海滄級戰船,還有在船廠中正在建造的四艘。
這八艘戰船的任務屬性就定義為近海作戰,專門負責保護寶島的海岸。
這八艘海滄級需要的人員,就達到了480人之多。
其次就是排水量500噸的福船,現在隻有兩艘。
這兩艘戰船需要配備船員50人,士兵100人,兩艘合計需要300人。
福船的任務屬性,就是對沿海勢力的進攻、自己商船的護航、以及對商船收取過水費。
至於那艘被俘虜的西班牙大帆船,則被命名為寶島號,這型遠洋船隻以後的命名規則就將采用各省的名稱。
而寶島號需要的船員就達到了330多人,這幾乎趕上了兩艘福船,五艘海滄船所需要的人數。
既然要建設海軍,那就要建設這藍色星球上的第一等海軍。
正所謂百年海軍,何謂百年海軍?
那就要從這風帆時代說起,這百年是從第一棵樹苗的種下開始計算的。
想要建設強大的戰艦,這木材往往需要的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樹。
因為隻有足夠粗的樹,才可以製造出整根的桅杆,也隻有足夠粗的樹,才能開出足夠寬的木板和足夠粗的龍骨。
花上一百年的時間,種出來的樹木,再加上數年的時間建造。
然後培養數十年的海員和軍官,再加上天量的物資和薪資的供應。
這才叫百年海軍。
強大的武備,充足的訓練,但決定命運的時間,往往隻有半個小時。
也就是一百多年造出來的這艘戰艦,到了戰場上隻半個小時就能出結果了。
要麼贏,要麼輸。
為何說這海軍是個吞金獸,從這裏就可窺一斑。
所以當下陳興顯就決定從最高的標準出發,首先就是把寶島號的船員配置齊全。
可海軍現在全部的人員不過400餘人,再加上大珍珠群島一戰損失了不少的兄弟。
這人員把寶島號配置齊全之後,剩下的人竟然隻能再配備一艘海滄級。
就算這樣,陳興顯也是腦硬的決定這麼做。
於是之前那麼多的船長和大副、二副,就全部淪為了寶島號的普通船員。
至於其他的戰船,則全部在港口內接受改裝,這改裝的重點自然就是武器的配備。
也就是把戰船上的大炮,全部拉到岸上回爐重鑄。
所有低於五百斤的大炮,全部重新鑄造為子母炮,並且製造各種特殊用途的炮彈。
所有戰艦的甲板上,都至少應該配備數十門的二寸(66毫米口徑)子母炮。
這些二寸大炮的主要炮彈,就將是以殺傷人員為主的葡萄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