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得到這筆銀子,著實讓眾人都大喜過望。
陳興顯的做事風格那可比西班牙人在美洲做的事地道多了,西班牙人抓了印加帝國的皇帝後。
要求他的大臣們裝滿一個房間的黃金,和兩個房間的白銀才能贖回自己的國王。
可得到了金銀的西班牙人,也沒有放過這位國王,可謂是一點不講江湖道義。
而陳興顯是怎麼做的呢?
當陳阿三快船把金銀送回寶島之後,陳興顯帶回來命令的同時,還帶回了一船的銀子和物產。
所有那霸島上的島民,每戶分銀五兩,鹽一袋,茶葉一斤,子女免費入學。
這般操作,直指民心歸屬的問題。
你們流求王室和貴族商人,不是魚肉百姓嗎?
那我就把你們的財物,都分給百姓,你說這百姓以後是擁護你呢?還是愛戴陳興顯這個大都督呢?
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裏的流求島民,隻有被官府逼著交稅的,哪裏見過當官的給他們發銀子,還發東西的。
這民心一下就轉到了寶島,甚至他們還找到孫尚鄉要了陳興顯的畫像,掛在家中每日焚香叩拜。
而那些原本屬於貴族階層才能學習的漢話,和書寫的漢字,他們的子女也都可以從小學習。
最最重要的一點,陳興顯免了他們的農業稅,仿照寶島采用了大倉平價糧製度。
還把這些達官顯貴的土地,免費分給了這些百姓,不然他們怎會每日對這陳興顯的畫像三跪九叩,頭都磕不夠。
在農民的眼中,這土地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命根子。
陳阿三和孫尚鄉的舉措,仿佛讓陳興顯找到了迅速發財致富的一條道路。
這打劫一個國家,可比打劫那些商船有意思的多。
還每船核對物品價值,還逢十抽一,以後咱就不玩了,這個太低級。
陳興顯直接讓守備軍和海軍出動,對來往寶島西部海峽和寶南海峽的商船。
按年征收銀子,大小船隻按白銀兩千兩到三千兩不等,直接強硬征收,而且是一年一次性征收。
這一招可太狠了,對於這些商人來說,又不能不賺錢,況且還可以得到寶島海軍的護航。
當下也就有部分商人帶頭開始繳納銀兩,按照一年跑最低十二趟計算。
一趟就是二三百兩,商品略微提個二三成售價,也就能賺回來了。
這群商人多精明啊,那算賬比誰都快。
有了這兩筆大規模的收入之後,陳興顯指示陳興祖這些文官,加大力量招募移民。
把之前寶島的每年三千戶名額,直接提升為了每年十萬戶,來了就給一塊價值一兩的銀幣。
不管是寶北還是呂北,這些新建的城池,周遭可都是有大片的良田。
隻要種上一年土豆,怎麼著都能度過最艱難的開始階段。
於是這一年,廣東、浙江、福建沿海和山區的百姓,都時不時的能看到寶島的招募告示。
當然這些都是私下傳閱的,朝廷可不會允許你大規模的這樣做。
可從那些已經去了寶島的百姓口中傳回的話,說寶島是如何如何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