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戰場上出現了很奇怪的一幕,中華一方麵在馬六甲和葡萄牙人作戰,一邊還在錫蘭賣給他們武器。
反正中華海軍掌控著製海權,這兩個地方的葡萄牙人也不能相互支援,那也就不能混為一談。
一句話在馬六甲的葡萄牙人已經威脅了中華的利益,那他就是敵人。
而在錫蘭的葡萄牙人則是被煽了的人,沒有什麼威脅。
正所謂煽了的豬好吃,煽了的人好用。
隻是許仕林左右逢源的手段,並沒有玩多久。
當中華陸軍徹底掌控馬六甲的時候,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反應過來了。
他們私下裏竟然坐下來,搞起了情報對賬。
這不搞不知道,一搞嚇一跳,原來這雙方在南洋的矛盾,竟然全部出自中華之手。
雙方於是趕緊停下了爭鬥,轉而有合作的趨勢。
南部戰區對南洋的攻勢,並沒有從身在婆羅洲的西班牙人那裏先動手。
而是主力從淡馬錫登陸,首先殺入了馬六甲。
這一計劃的改變還是因為情報處在金洲(蘇門答臘島)搞出的事情。
金洲在淡馬錫的對麵,是一座巨大的島嶼。
在島嶼的東端,曾經有一個朝廷的飛地,名為舊港宣慰司。
隻是隨著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停止,舊港宣慰司的內部權力交接沒有做好,最後不久便被滿者伯夷吞並。
滿者伯夷後來又被東爪哇所滅,爪哇島是南洋各國目前最強大的一方。
因此對這個爪哇國的處理,也就成了許仕林和卞良下一階段的工作。
舊港宣慰司
隻是生活百般滋味,人生需要笑對,縱使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現在反應過來,好像已經晚了。
與南部戰區的戰前勾心鬥角不同,陳興榮東部戰區的戰鬥,則顯得有些閑庭信步。
東部戰區的力量進行調整之後,陳興榮首先是穩固了關門打狗群島的防線。
將唯一的一個陸軍輕裝第六鎮全部部署在了關島,又把兩個守備團分別部署在兩翼。
隨即他親率海軍第三巡洋艦隊的六艘戰艦,及大量的運輸船裝載了一個守備團的士兵,向檀香山方向進發。
海軍和陸軍的保障方式有所不同,陸軍的後勤保障叫伴隨保障,所有的物資都是跟隨著部隊的推進而同步運輸。
海軍的戰艦由於可以裝載大量的物資,因此一艘戰艦至少可以單獨支撐一個月的補給。
陳興榮之所以隻帶了一個守備團的兵力,反而攜帶了大量的後勤運輸船隻,為的就是開拓出新的航線,也就是在沿路設置補給點。
檀香山距離關島太遠了,按照情報司的初步偵查,這距離幾乎達到了和寶島距離的兩倍。
因此在這中間有一個落腳點就顯得很重要。
陳興榮的艦隊,在海上航行了大半個月之後,終於發現了一個無人珊瑚島礁。
隻是這個島礁的發育完全,沒有瀉口,船隻無法進入島礁內部避風,修建港口也不易。
港口的修建首先就是需要可以避風的地方,其次就是水深要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