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八大守備區(1 / 2)

隨著占領區越來越大,占領的島嶼越來越多,這些島嶼的日常巡視也是一個問題。

海軍隻有五支巡洋艦隊,太過珍貴了,因此陳興顯開始考慮給守備軍擴軍。

守備軍現在的陸軍隻有九個團,海滄船有五個艦隊,大概四十艘左右。

北部戰區、南部戰區和東部戰區分別部署三個守備團,海滄船則一半在北方三省,一半在寶島。

海滄船實在是太小了,隻有兩百噸的排水量,還是船頭對敵的戰術,以接舷戰為主的設計。

現在承擔的任務也就是近海巡邏,且還是型平底船,根本不適合遠航。

因此陳興顯下令讓張大雷和範淵重新設計了一型戰艦,此型戰艦被命名為寶島級巡邏艦。

排水量在一千噸左右,采用三根主桅杆,一座蒸汽機和兩個明輪的設計。

武備為二十門三寸重炮,采用雙層大炮甲板的設計,每一側裝備兩層十門火炮。

子母炮也裝備了二十多門,大都是一寸以下的小炮,艦員數量為二百人左右。

這型戰艦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它的武備和人員都不多。

可以說這型戰艦是專門針對敵方的武裝商船來設計的,他的載炮很少所以航速特別快,非常適合巡邏島嶼和追擊敵方的小型戰艦。

而且寶島級的命名規則,也將全部采用中華控製下的島嶼來命名,如寶島號、望山島號、南島號、那霸島號、中途島號、關島號、檀香山島號、呂宋島號......

從陳興顯對這型戰艦的命名規則就可以看出,這建造的數量肯定是非常之多。

而張大雷多年之前就開始規劃儲備木材,自打南部戰區開始在呂宋修建道路的那一年開始,張大雷就前往了那裏。

對修建道路砍伐下來的樹木,則較大的樹木進行編號登記,且就地建造木架陰幹。

而且他還派人沿著道路深入森林,一直在儲備著建造戰船所需的原材料。

所以這麼多年下來,他手上積攢的成年木材不可謂不多。

在寶島級巡邏艦上還采用了一個新技術,那就是鋼製龍骨。

寶鋼的一體成型龍骨也在去年試製成功,如此也可以節省下來眾多的型材。

按照張大雷的初步測算,寶島級巡邏艦的造價僅需要五萬兩左右一艘,而批量建造的工期也隻需要半年左右。

陳興顯於是大筆一揮,特批了二百萬兩,準備建造四十五艘寶島級巡邏艦。

這戰艦的建造永遠是第一艘最貴,越往後越便宜。

這批戰艦將分兩批建造每批二十來艘,由寶南造船廠、打狗港造船廠、江戶造船廠,三個造船廠一起開工建造。

江戶灣的地理環境優越,海灣深且大,因此建設了中華的第三座造船廠。

仍然采用九艘戰艦為一個艦隊的編製,編號從十六開始。

分別建立守備軍第十六巡邏艦隊、第十七巡邏艦隊、第十八巡邏艦隊、第十九巡邏艦隊、第二十巡邏艦隊。

每個巡邏艦隊,再配備一個海滄船巡邏艦隊和一個守備團,如此成立五大守備區。

分別為江戶守備區,負責守備北方三省和蝦夷省及黑龍嶼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