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淡定放下地圖棍後,開始詳細解釋第二路和第三路海軍的戰略意圖。

“此戰敵我雙方都集中了大量的兵力,據情報司所說,西班牙各個殖民地都正在組建新的仆從軍”。

“還在源源不斷的前往地峽城集結”。

“兵力不是我們的優勢,但我們的優勢是齊心!”

是的,齊心。

陳興顯將所有參戰部隊,全部放在了南部戰區,統一歸屬南部戰區的陳興宗指揮。

而反觀西班牙呢?

他們有新西班牙總督區的部隊、秘魯總督區的部隊、國內陸軍的部隊、馬裏奧帶來的天竺總督區部隊、還有其他殖民地的部隊。

如此多的部隊,雖說都在馬裏奧的指揮之下。

但馬裏奧之前隻是一個殖民地總督下的海軍司令,隻是因為和中華作戰經驗豐富,才被腓力二世看重。

而譚淡定就是要利用他們相互之間的矛盾,充分的調動敵軍。

讓其各個殖民地自顧不暇。

其中攻擊利馬方向,是為了製造新西班牙總督區和秘魯總督區之間的矛盾。

隨後這支艦隊將繼續向南,沿著海岸線一路進攻。

利馬城南部的大山裏,可是有著西班牙最重要的錢袋子,造幣廠。

也是東勝神洲最大的銀礦所在地。

第二路海軍行動路線

而安州對麵的巴西,原本是屬於葡萄牙的殖民地。

當然,自從腓力二世年初登基葡萄牙國王之後,葡萄牙已經不存在了。

但腓力二世登基是有條件的,他為此承諾保護葡萄牙貴族的利益。

這也是歐羅巴各國的一大特色,誰當國王他們不在乎,隻要能保證他們的利益就行。

他們甚至不介意外國的君主,來當他們的國王。

而且葡萄牙的國家機構將保持獨立,法律和民政也相對獨立。

甚至腓力二世還說兩大帝國的殖民地,也要相對獨立。

也就是說巴西,這塊葡萄牙最大的殖民地,現在的安全是由西班牙來負責。

一旦中華海軍進攻巴西,那擺給腓力二世的就是一道接著一道難題。

救還是不救?

在地峽城遭遇入侵的情況下,是否還抽調寶貴的資源去救援巴西?

若是不救巴西,那如何向葡萄牙國內的那些貴族解釋?

可救了巴西,若是地峽城有失,又該如何向國內的那些貴族解釋?

第二戰列艦隊行動路線圖

殖民地都有著貴族們的資產,他們向國王納稅,支持國王的統治。

若是動了這些人的錢袋子,那隨之帶來的就是腓力二世的統治基礎不穩,國內的政局不穩。

他們也就不介意再換一個國王,比如安東尼奧一世。

“第一戰列艦隊,將攜帶第一登陸鎮的一個加強團兵力”。

“第二戰列艦隊,將攜帶第三重裝鎮一個加強團的兵力”。

“兩支艦隊的行動,將遵循隻攻不占的原則”。

“即在強大海軍的掩護下,逐一攻占敵人的沿海要點,隨即撤出,繼續前往攻擊下一個要點!”

譚淡定說完之後,看向了陳興顯。

“隻攻不占”,這就意味著隻需要動用很少一部分的陸軍,就可以達到戰役的效果。

而這裏麵的關鍵在於,陸軍首先要完成“對線”。

對線就是敵我雙方完成實際接觸。

雙方沿著接觸線搶占戰略要點,比如一個山頭、一條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