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1 / 2)

孫和韻的打算,明顯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他與其他六人立國隻有三千人不同,他不但有三千人屬下。

還有一個中華的守備團兩千人,在南麵不遠處駐紮。

羅州城離馬六甲的北部邊界,隻有數十裏,若要支援也就是兩個時辰的路程。

萬一自己這邊開局不利,好歹還有個後手不是。

不管怎麼說,這個離中華最近的都城,就此定下來了。

羅州也是離寶島最近的一處地方,當陳興祖和譚淡定他們,還在沙漠裏為都城選址發愁的時候。

大韓帝國的都城,地基都打好了。

不但排水渠已經挖好了,就連正負零都出來了。

到底是和陳興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人,做起事來都不拘小節。

陳興顯利益至上,不擇手段、不拘泥於細節的性格,也在時刻影響著這群老部下。

孫和韻並沒有建立大韓帝國第一鎮,他將這個加強團一分為三,建立了三個加強營。

一個營拱衛國都,兩個營放在了北線,準備拓展自己的疆土。

孫和韻把自己的背後完全放棄,交給了淡馬錫守備區的守備團。

再說了,若是陳興顯想動他,也不容他此刻有招架之力。

......

王牧之一船接著一船,給陳興祖和譚淡定運送免費勞動力的時候,陳阿三才剛剛抵達南州。

隨著屬於大齊帝國的一個巡邏艦隊,和一個加強團抵達這裏。

駐守在這裏的一個陸軍營,就搭載戰艦前往中州歸隊。

現成的港口、現成的城市,這讓陳阿三欣慰了不少。

陳阿三明白自己的大齊帝國,在中華的體係下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他一定要牢牢的控製住南州,要保證西洋和大西洋航線的穩定,保障中華海軍可以自由航行在所有的大洋上。

因為除了勝利,中華無路可走。

而且安州和安北州,這兩個國家的貿易線路,也要經過南州。

位於西牛賀洲的這三個國家非常特殊,由於遠離中華傳統區域太過遙遠。

導致這裏一直沒有多少中華民族的移民,隻有一些敢於開拓商棧的商人。

麵對這種困境,陳興顯想到了卞良的情報司。

具體來說是情報司分布在大明的那些探子們。

大明百姓移民到中華,首選北方六省和南洋。

因為這些地方近,與大明的氣候也非常相似。

南方的省份就下南洋,北方的省份就北上六省。

其次這些移民才會選擇北國或是南瞻部洲。

南瞻部洲的移民,更多是強製送過去的,當然也有被王牧之騙過去的。

至於那些分布在大東洋和西洋上的島嶼,則很少有普通百姓願意前往。

但還是有三類人看在錢的麵子上,勉強移民到這些地方。

第一類就是官方的加煤站和加水站,以及總理衙門派駐當地的官員。

這些人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已必須生活在這裏。

文淵閣的大學士,甚至給所有參加科考的考生立下了規矩。

任何被錄取的考生,都要首先前往這些邊遠地區任職五年以上。

還對這種行為美其名曰,“勞其心智、空乏其身!”

想當官,就得先吃苦。

就得先去這種想花錢都花不出去的地方,曆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