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相互廝殺的獵人(1 / 2)

陳興瑢的事跡,隨後被官員層層上報,最終上報到了陳興顯那裏。

當陳興顯看完這份報告之後,也不禁為之動容。

“多麼英勇的戰士,多麼好的英雄母親!”

“陳興瑢的事跡,要廣為宣傳,要立碑留傳!”

“他的靈位要配享太廟,供後世瞻仰!”

在陳興顯的直接命令下,隨後陳興瑢的英勇事跡,就出現在了朝廷的廷寄和報紙上。

見報之後,陳興瑢的英勇事跡,陳母的深明大義,也激勵著所有中華的百姓。

戰場上的將士們,受到陳興瑢的激勵,個個更是奮勇當先。

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卻是陳興瑢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正是有著無數個陳興瑢,才讓中華取得如今的萬裏海疆。

最後“陳母問勇”這個成語,也被文淵閣正式收錄於《中華百科辭典》內。

“陳母問勇”與“嶽母刺字”,成為中華百姓精忠愛國的典範,不斷激勵著後世...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

有限的土地、有限的生存資源,讓各民族為了爭奪而互相廝殺。

人類自從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最擅長和最偉大的發明,都是用來殺戮同類。

猛獸們進化出尖牙利齒和更快的速度,人類則進化出射速更快的槍和射程更遠的大炮。

世界上的各個民族,就仿佛在一片白雪皚皚森林中的獵人。

天氣寒冷、獵物有限。

他們或持槍、或握刀、或拿棍...

當武器裝備領先的獵人,遇到裝備落後的獵人,隻能揮下屠刀...

這是萬物的輪回,這是優勝劣汰的法則。

你搶到了一隻獵物,就意味著我的族人得少吃一口食物。

這個獵物放大到中華民族的層麵,就是土地和各種礦產資源。

而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距離海洋五百裏的範圍之內。

這也是陳興顯為何要堅持掌控三大洋,和所有海洋裏的島嶼。

隻有完全掌控了海洋,將國界線沿著海岸線劃,才能將所有陸權國家的科技樹鎖死。

沒有海洋就沒有貿易,沒有貿易就沒有大量的資源和金錢。

沒有資源和金錢,就無法推動工業化的發展。

這些陸權國家,就隻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繼續琢磨怎麼去殺掉同類。

從而將科技樹,徹底點歪...

而陳興顯領導下的中華,起碼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都可以一直選擇正確的科技樹前進。

這就是上帝視角所帶來的好處,避免了所有走彎路的過程。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公平,隻有為了生存,無時無刻不在相互廝殺的,獵人......

中華二年的中秋節前後。

陳興顯立國之後,並沒有像之前的帝王一樣,采用自己的年號紀年。

他破天荒的采用了國號來紀年,從中華元年開始紀年。

就算以後新的君主繼位,也將一直排序下去。

但在百姓的口中,陳興顯依然是中華威望最高的隆武大帝。

大西洋戰區的提督武正,手中終於積攢了大量的物資和足夠多的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