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百姓就是水。
任何的戰爭得不到百姓的支持,都是失道寡助。
腓力二世就是如此。
總結起來,西班牙人遠征英吉利的戰爭。
是一場由西班牙貴族階層,為了保護自己的錢袋子,帶領一群不那麼願意打仗的士兵。
去打一個,從女王到水手齊心協力、保衛國土、好有更多機會搶劫西班牙人的戰爭。
翻過來掉過去說,就特麼是因為一個字,“錢...”
什麼英格蘭女王處決了蘇格蘭女王,那統統都是斂財的借口而已。
我們要謹記!
任何一場戰爭,歸根結底都是為了錢,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由於西班牙從東勝神洲全麵撤軍,導致現在的這支無敵艦隊規模大了許多。
西班牙無敵艦隊合計有艦船兩百餘艘,其中戰艦一百一十艘,搭載火炮四千餘門。
船員和水手四萬人,搭載一萬兩千名陸軍士兵。
反觀英格蘭聯軍,戰艦隻有五十餘艘,僅僅是西班牙人戰艦數量的一半。
而且噸位還更小。
但聯軍參戰的武裝商船數量,卻達到了一百三十多艘。
這裏麵自然有那些德雷克海盜們,但更多的是那些自發組織起來的商人們。
連英吉利女王都捐出了自己的首飾,全力打造海軍戰艦。
這些商人又怎能不親自下場。
一個國家君主的戰鬥意誌,非常的重要。
當年為了平定北方三島戰事,陳興顯也是節衣縮食,團結各個階層才打贏的戰爭。
英吉利人現在也一樣,他們雖然沒有團結農民,但團結了眾多的商人、海盜、手工作業者。
隻有君主的戰鬥意誌深刻影響到身邊的人,才能讓全國的力量擰成一股繩。
就在西班牙人積極征稅、籌集物資、重整戰艦的時候。
一個驚天霹靂傳來...
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總司令,科魯茲病逝。
大戰之前主帥先死,這明顯不是一個好兆頭。
腓力二世無奈隻好任命西頓尼亞公爵,接手無敵艦隊。
可這個西頓尼亞是陸軍將領出身。
原本這個海軍總司令的位置,應該是由和中華海軍作戰經驗豐富的胡安接任。
可按照腓力二世一貫的尿性...
戰敗了得找一個人來背鍋,反正他自己是沒錯。
西班牙在東勝神洲戰敗的鍋,最終由胡安承擔下了所有...
胡安的結局還比不上馬裏奧,他在簽訂密約之後,剛回國就被送上了斷頭台。
先有馬裏奧、後有胡安、再加上病逝的科魯茲。
西班牙海軍高級指揮人才凋零。
腓力二世這是用一個不專業的人,去打一場需要專業技術很強的大規模海戰。
剛一開局腓力二世就落了下風。
反觀英吉利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他則任命了自己的表弟查爾斯擔任聯軍艦隊的總司令。
查爾斯將英吉利海軍、尼德蘭海軍、德雷克海盜、商人武裝商船,全部整編到了一起。
采用一貫的海上遊擊戰戰術。
準備和西班牙人來一場蜻蜓點水式的作戰。
雙方經過三年的準備和醞釀,在中華的煽風點火之下,一場大規模海戰即將開始。
而作為大西洋上海軍實力最強的中華海軍,也沒有閑著。
武正將大西洋戰區所有的艦隊,一共三支輕型巡洋艦隊、兩支戰列艦隊、三支巡邏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