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興宗,見字如麵!”

“朕已協同西班牙、威尼斯、羅刹、大趙、大燕,會盟攻取奧斯曼...”

“為使羅刹國無後顧之憂,可傾力向南一戰...”

“故爾應與羅刹盡快達成合約,鮮卑利亞汗國可暫時中立,兩國均不可派兵駐守...”

“望速辦,切切!!!”

六國會攻奧斯曼帝國,也有給陳興宗的大楚帝國減輕壓力的想法。

因此隻有讓羅刹國從東麵抽身,才能讓他們將視野向南轉移。

這時的羅刹國還是個內陸國家,雖然他們在北冰洋沿岸有著許多的海岸線。

但那裏畢竟太冷了...

有限的幾個不凍港,也沒能成為主要的貿易航線。

而此時羅刹國在南麵還沒有抵達黑海沿岸,在伏爾加河下遊也隻控製了沿河地區。

那些離河邊更遠的地方,則是土爾扈特部的牧場。

(土爾扈特部,蒙古西征的後裔,1771年因不堪沙俄的苛刻要求,17萬族人東歸,最後約6萬多人成功到達伊犁。)

所以對於現在的羅刹人來說,拿東麵的鮮卑利亞汗國和溫暖的黑海沿岸相比。

他們還是更中意溫暖的黑海沿岸。

在這等條件的誘惑下,加上陳興宗的主動停戰。

兩國關於鮮卑利亞汗國的爭奪,以雙方罷兵言和結束。

自此陳興宗的大楚帝國可以安心的發展內政,建設鐵路。

羅刹國貪婪的目光,被陳興顯轉向了南方。

~~~~~~

時年三月,陳興顯抵達了大秦帝國的國都,關中城。

與大韓帝國寒酸的皇宮相比,大秦帝國的皇宮顯得高大不少。

王牧之作為一個文官出身,自打主政南瞻部洲之後,他一直都是官居高位。

自古最會享樂的都是文人,王牧之也不例外。

陳興顯和王牧之相對而坐後,王牧之向陳興顯展現了他的茶藝。

燒開的水澆在杯蓋上,因為熱脹冷縮的原理讓碗蓋上下跳動,這個洗杯子的動作叫作【白鶴沐浴】。

放入茶葉倒上熱水,用杯蓋的中心,沿著杯壁環繞刮水沫,這叫作【春風拂麵】。

然後將茶水巡回倒入茶杯,這叫作【關公巡城】。

巡完城後將茶碗中僅存的茶水,依次點頭分到各個茶杯裏,這叫作【韓信點兵】。

目的就是為了讓每個茶杯裏的茶水分量和濃淡一致。

王牧之一邊沏茶,一邊說著。

陳興顯不住點頭,但還是讓黃大勇拿出了他隨身攜帶的宜興紫砂壺。

(記住是宜興的,不是無錫的,更不是江蘇的)

他這款茶壺是找名家定製,乃是用上好茶葉搗爛為泥所製。

隻需注入熱水不放茶葉,就會有茶葉的清香。

這把壺耗時一年有餘才製作而成。

陳興顯出身軍旅,他還是喜歡對著茶壺嘴直接喝。

他不反對這些文人的酸,但他自己不想酸...

“陛下此番西巡,可否在大秦多待些時日,臣也可每日請教一二!”

王牧之現在雖說酸了一些,會享受一些,但他的內心還是十分尊重陳興顯的。

要讓一個人真正的尊重你,不光你要比他強,還要能抓住他的命門。

尊嚴是自己掙來的,不是別人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