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事有好就有壞,壞事有時也會變成好事。
在挨州沒有被包圍的奧斯曼近衛軍,在苦戰無果,帝國其他邊界又紛紛告急的情況下。
選擇了撤軍...
先知三世,在魚和熊掌之間做出了抉擇。
挨州的精銳部隊被大量抽調,前往黑海北岸和奧地利前線支援。
而補充過來的民兵,則接手了近衛軍的陣地。
雖說和皇家第三警備鎮對峙的軍隊數量沒變,但質量卻下降了許多。
現在第三警備鎮的補給線路,可是非常的順暢。
因此第三警備鎮,察覺到對麵的奧斯曼軍隊發生變動之後。
再次發起了全麵進攻...
在中華八年的臘月,最終隻靠皇家第三警備鎮就再次拿下了整個挨州。
最終陳興顯的目光盯在了挨州。
運河在挨州,中華的第二座重工業基地,也選擇在了挨州。
位於紅海和地中海之間的挨州,是連接亞非兩個大洲之間最狹窄的區域。
埃及人在數千年前,在這裏就修建過古老的運河。
但時至今日早已被黃沙掩埋。
與中州地峽運河相比,挨州運河的距離要長出許多,長度近四百裏。
但紅海和地中海的海平麵高度卻相差不大,隻有不到兩尺(半米)。
這也就意味著修建挨州運河的難度要很低,不用像地峽運河一樣修建階梯式船閘。
但近四百裏的長度,卻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工程。
各大戰區進入休整期之後,陳興顯在科學院組織了一次會議。
專門討論挨州運河的修建,和第二座重工業基地。
繼一億兩白銀的全國鐵路計劃之後,陳興顯再次提出了一個高達三億兩白銀的挨州重工業計劃。
在中華占據東勝神洲的大量白銀產地後,白銀迅速貶值。
現在的三億兩白銀和當初的一億兩,購買力差不多。
首先,挨州作為皇家領地這是肯定的,中州也一樣。
寶島依靠南瞻部洲大量的煤炭和鐵礦,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而現在陳興顯提出的,就是要以挨州為中心,開始中華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內燃機。
也就是以柴油和汽油為主要燃料機器的工業革命。
挨州不但掌控著運河,離石油的產地也非常之近。
科學院的這場會議,從中華八年的臘月一直持續到了中華九年的二月。
除了春節休假,這場會議持續了三個多月的時間。
這也創下了中華最長會議時間的記錄。
最終會議形成了一個龐大且完整的工業計劃。
挨州官道、挨州鐵路、挨州運河、挨州石化基地、挨州內燃機基地、挨州鋼鐵廠、挨州稀有金屬廠、挨州兵工廠群.......
整整上百個項目,包含數千座工廠的龐大計劃出爐。
這個計劃的建造時間為十年,十年間投入的資金,將不少於三億兩白銀。
這是中華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工業轉移!
也是財富的轉移!
也是人口的轉移!
也是科技的轉移!
想打造挨州這樣一個龐大的工業基地,首先得有一塊安定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