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陳維濟的心裏,陳興顯的這次出巡都是為了他。

是為了他太子之位的穩定,陳興顯才親自送自己的三個弟弟去歐羅巴洲就藩。

所以陳維濟心中時常誠惶誠恐,不得不加倍努力以報答陳興顯。

他每日睡覺時間都不足三個時辰,時常通宵達旦。

他把陳興顯從起家開始所有的戰鬥過程,全部看了一遍。

又在地圖上對每一場戰鬥進行推演、複盤。

他深入各大兵工廠了解實際的產能。

他深入各處倉庫清查庫存,計算能應對多久的戰事。

他統計運輸船隊的規模,了解運輸船隻的實際狀況。

他甚至在科學院待了一整個月,了解新式武器的研發進程......

可以說他用一年多的時間,把陳興顯二十多年走過的路,又重新走了一遍。

他認為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陳興顯的治國之策,才能做出一份讓他滿意的針對大明的戰略計劃。

他...

太想得到自己父親的認可...

誒...,開國皇帝怎麼能和後世的皇帝一樣。

所有的機構和部隊,都是開國皇帝親手組建起來的。

後世的皇帝,哪那麼容易了解其中真正的緣由,以及相互之間的製約和牽製作用。

陳興顯看著陳維濟的模樣,也是滿臉的心疼。

陳芸更是差點哭了出來。

待一行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之後。

隻剩下一家三口時。

陳芸輕撫著陳維濟的臉,“我的兒,累了就歇歇!”

“母後,兒臣不累...”

陳興顯的語氣也帶著一絲責備,“三軍都督府已經撤回來了,你多掌控大方向就行。”

“水至清則無魚,天下沒有不貪的官,天下也沒有不傲的將。”

“為君者,哪能事必躬親...”

中華的版圖是大明的五六倍,人口五千多萬。

若是皇帝事事都過問,那豈不是得活活累死。

趁著春節放假期間,陳興顯讓陳維濟好好在家休息了十多天。

中華十四年正月十六日,父子倆才在陳興顯的辦公室裏討論後續的戰略計劃。

陳興顯拿著陳維濟親手做的大明戰略計劃,整整對著地圖翻看了一日。

陳維濟也不時從旁邊解釋一二,說出自己這麼安排的用意。

當這份計劃最終拍板之後,陳興顯卻讓陳維濟將其暫時封存起來。

原因無他,時候還未到。

寶島的重工業基地一分為三後,軍工產能下降了許多。

主要是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外調,這些人的培養都需要時間。

自從上次的國內危機之後,臧玉冰和陳興顯謀劃了許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力興建村鎮企業。

這也是治理大城市病的一個主要方法。

寶島之前爆發的危機,就是由於城市人口太過集中。

生產力一旦過剩,這種危機日後還會出現。

而村鎮企業是以各村各鎮的百姓入股,成立的集體企業。

百姓們農忙的時候回家幹活,農閑的時候就可以進入村鎮企業工作,一邊拿月俸年底還能分紅。

這樣村鎮企業產品的成本,肯定會低於城市裏工廠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