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三個“好”兒子(1 / 2)

人一旦想通了,做起事來也就不再縮手縮腳。

身在歐羅巴洲的三個王爺,此時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大殺四方。

反正皇位是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了。

陳興顯給三人的軍隊和財物,都是一碗水端平。

能建立多大的基業、能打下多大的地盤、能在史書中留下多厚的篇章,才是他們此刻最關心的事情。

漢王的軍隊,從西西裏島登陸亞平寧半島後,幾乎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腓力二世和陳興顯達成協議後,駐守在這裏的西班牙王國陸軍開始撤退。

漢王的大軍,則兵不血刃的包圍了教皇國。

一封封勤王的命令,從教皇國開始發往各處。

可葡萄牙共和國是中華最鐵杆的小弟,他們的國家都是在中華的支持下才複國的。

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是徹底被中華打服了,他還要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一份家業。

法蘭西王國,現在正在被陳王和西班牙人夾擊。

西班牙陸軍的且戰且退,讓法蘭西國王以為他們還有機會。

神聖羅馬帝國就更不用說了。

能湊出一萬人的軍隊,都非常的艱難。

一個婆羅洲省的麵積,分成四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和城邦。

任何一個城邦能出兵一千人,那都算是有大國氣象了...

瑞典王國和波蘭立陶宛公國,還在和三大汗國一起瓜分著羅刹國。

教皇的命令下達後,最終隻有威尼斯共和國的一部分人,選擇了勤王。

這個商人群體的國家,隻能用武力來威懾。

因此漢王的陸軍繼續圍困著教皇國。

等到威尼斯共和國的陸軍登上亞平寧半島之後,漢王的海軍巡邏艦隊,切斷了他們的後勤補給線。

商人的嗅覺總是最靈敏的,他們發覺自己後路被斷之後,立刻選擇了後退。

什麼教皇?

有錢才有教皇,沒錢教皇啥都不是!

若是命都沒了,還怎麼去賺錢。

中世紀教皇擁有情婦和私生子並不稀奇,但這些\"醜\"事誰也不想讓別人知道。

用一匹匹騾子裝滿金子,賄選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

所以中華的全民普選製度,隻在村鎮兩級執行。

從縣級往上,那就需要有專業的執政能力和豐富經驗的人來當選。

陳興顯可不希望以後的中華總理各處事務大臣,弄個毫無執政經驗的“商人”或是“演員”上台。

而且陳興顯也在刻意的區分村鎮和城市,畢竟以後的內政危機,都是要靠村鎮來化解。

早在漢王登上亞平寧半島之前,情報司就已經開始對教皇國下手。

金錢開路的他們,甚至左右了教皇的選舉。

甚至情報司還將教皇的私生子和私生女,都發展成為自己的線人。

當漢王的軍隊逼近羅馬城,各國兵馬又沒人願意前來救援的情況下。

教皇選擇了投降...

但這投降是有條件的,漢王必須承諾保證教皇的安全。

而且羅馬城中,要給教皇保留一塊領土,讓他的政令可以暢通無阻。

教皇也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衛隊。

這時候不管教皇提什麼要求,漢王都會答應。

隻要漢王的領土將教皇國包圍,那什麼政令可以發出,什麼政令不能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