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真正想創業,又希望比較有把握的話,一定要對某一行業越熟越好,不要光憑想象、衝勁、理念做事。若真立誌投身一項事業,不妨辭去本職工作,在該行業做一年半載,摸清摸熟行徑再開業也不遲。雖然這比較花時間,但總比開業後花錢好。
理想上當然是因為有一門專業是熟悉的,因而萌發自立門戶之念。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一行業都可小本創業,也不是每一種行業都正當創業的時機。若心目中有一門事業認為可供發展,應該大膽付諸實行。而付諸實行的步驟不是立即開業,而是先做資料搜集和各項準備工作。
創業者的準備工作若做得充分,信心、衝勁自然較高;反之,則容易泄氣。選擇項目有哪些技巧。
1.慎重選項,不要哪熱鬧往哪擠
小本經營者,求穩心理較重,往往會抱著別人做啥我做啥,走一條無風險、穩賺錢的經營之路的心理。然而,此路是走不通的。趁熱投資的小本經營者不是去麵對一個同行業的市場巨人,就是去收拾人家已無油水的殘羹剩飯。也許,這正是不少人看到人家賺錢而自己幹卻賺不到錢的關鍵。
2.見縫插針,巧占市場空白
經濟越發達,社會越進步,人們的需求就越細化,因此,小額投資者應該獨辟蹊徑,致力於經營人無我有的商品和服務,巧占市場盲點。如經營與大商店商品配套、相補充的商品;在三百六十行之外開辟擦洗、接送服務等新的行業;針對時間經營的空白開設商店、飯店、新奇特商店、夜市等,為消費者提供多層次的便利服務。
3.快速反應,船小掉頭快
經營環境常常是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此一時彼一時。小本經營,船小掉頭快,隻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及時對市場變化作出靈敏快捷的反應,搶先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一定能夠實現本小利大。
4.主動上門,靈活經商
資本雄厚的大企業經營重守,做小生意的小本經營重走。流動攤檔的商品一般要求是日常生活用品,每家每天都要用,因此,容易與顧客建立穩定的聯係,穩穩當當地賺錢。而送上門的服務都能迎合急著要辦又不用出門的需求,一拍即合。
5.薄利多銷,不壓貨
俗話說,“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利潤微薄,價格降低,在競爭中以優勢招來顧客,實現薄利——多銷——賺錢目標。小本經營資本相當有限,最怕造成商品積壓,資金周轉不了,成為死錢,包袱越背越重,影響下一步的經營,形成惡性循環。
6.有利即賣,賺錢心不要太切
賺大錢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大多數人終其一生卻難以夢想成真。這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他們賺錢心太急切,小錢不想賺,大錢掙不來。曾有位百萬富翁說過:“小錢是大錢的祖宗。”生活中不少腰纏萬貫的人當初就是靠賺不起眼兒的小錢白手起家的。
為什麼個性化投資項目備受青睞
專家認為,判斷一個創業項目能否成功,最重要的標準是看這個項目是否具有自己的特點,即這個項目的“個性”,它有沒有區別於其他項目的特點。所謂有“個性”
並非一個空泛的概念,“個性”是由許多具體實在內容組成的。它包括這樣幾個特點:
1.創新
項目必須是要新穎的,是市場還沒有飽和的,仍擁有著可開拓的領域。
2.創意
有新意、有特點、有自己特有的“賣點”。
3.敢為人不願
即使是再好的項目,在具體實施時也會碰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創業者用冷靜的頭腦去思考如何應對。不要隨大流,要作出自己的準確判斷與決策。
4.專業
好的項目會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含量,才可以在眾多的項目中脫穎而出。
5.有前瞻性
即使目前可能在市場上還不是很“吃香”,但好的項目一定可以在長久利益上勝出,是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個性化”的投資項目由於其自身的特點,投資者往往能成為“第一個吃蛋糕者”,收益高,短期內競爭者少。因此“個性化”投資項目備受江浙地區中小企業歡迎,如水晶花製作技術、仿古家具的製作工藝及配方、親子裝等項目前景十分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