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這些天,李羽基本上也沒有閑著。
除了每天教導幾位紅顏知己修煉以外,需要他煩心的事還有許多,比如村民拆遷工作。
早在年前就將這件事告知村民們,所以大家這些天也將自己家的東西都打包了。
而且李羽已經提前讓李剛將村裏人的東西都已登記好。
在年初三的那天,孫總便帶著一群施工隊過來將一片空地平整打夯,並澆築了一層二十公分的混凝土作為基層。
按照他所說隻需要五天便可以將一片能容納一百五十人的活動板房可以搭設起來。
李羽聽到這個消息當然是十分高興,心裏不禁為中國基建點讚。
想著能容納一百五十人就已經足夠了,李羽本來的預想是可以容納五十戶人家就行了,因為後山宿舍也可以容納將近100戶人家,這樣整個安寧村的村民都能被妥善安排好了。
再然後便是村裏整體拆遷先後順序,為了打消村民的疑惑以及堅定大家的決心,李羽打算從自家老宅開始拆,這一點李父和李母也是認同的。
按照李父的說法,自家兒子正在做一件偉大而又有意義的事,做老子的不能幫忙就算了,絕對不能給兒子拖後腿。
值得一說的是,如今李羽已經搬家了,住到了後山別墅裏麵去了。
他本來想讓父母也跟著住過來,然而父母卻嫌每天爬上爬下費事,再一個也不想打擾年輕人生活,於是便主動住到了村口旁邊的活動板房中。
李羽對於這一點也是很是無奈,但由於父母堅持,最後也就任由他們這樣了。
如今的安寧村發展很快,大家每天都生活的十分充實,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事需要他們去做,每個村民臉上都掛著希望的笑容,
開過年之後,村中絕大部分年輕人都沒有再出去了。
本來出去打工也是許多年輕人的無奈之舉,想著在外麵可以掙多一點錢,孩子在外麵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
然而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即便在家裏麵也可以掙到這麼高的工資,而且安寧村越來越好了,教育什麼也都跟得上,那年輕人自然是想留在家裏陪伴著自己的家人。
身上若無千斤擔,誰願拿命換明天。
對於這一點李羽早就預料到了,心裏也是十分開心,他做的一切都是想將這些年輕人留在村子裏,畢竟年輕人才是未來發展的主力軍。
還有最重要的便是蔬菜生意要繼續做下去,這對於安寧村現階段來說是一個進項大頭。
所以村民們熱情很高,即便在年初三,便有一群人自發主動的來到後山幫忙。
他們覺得李羽給了那麼高的工資,又給了那麼高的分紅,大家如果不主動多做些什麼的話,良心都感覺有些不安。
李羽見著這麼一群熱情淳樸可愛的村民們,心中生出感慨。
但李羽又怎麼會讓鄉親們吃虧,承諾在整個正月期間來上班的,每天都可以拿到三倍工資,這讓大家夥的幹活熱情更加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