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堪可與曹操比肩的主公,平西將軍馬超亦是一番複雜的心境。當然,劉備遠遠在張魯之上,但在平西將軍馬超的心裏,這個世上卻隻有一個人能夠令他五體投地。這個人,當然是曹操。若不是有殺父之仇,他最願意歸降的,隻能是曹操。劉備與張魯一樣,也不過是他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他難以在心裏對這個人心悅誠服。
劉備因了他的到來,唾手而得成都,對他自是禮待有加。但深入骨血的桀驁,使得平西將軍馬超難以對自己的這位新主俯首帖耳。他從來都是做主子的,還沒有學會做仆從。這種氣派實在難以掩飾,他最初在稱呼劉備時,都是直呼其名:玄德。
這當然招致了劉備屬下那些虎狼之將的不滿。據傳,坐鎮荊州的蕩寇將軍關羽寄書成都,欲前來與名動天下的馬超比試一番,而軍師諸葛亮則回書道: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卻隻是英布、彭越一般的人物,不如美髯公那般出類拔萃。彭越、英布都是昔日的“一世之傑”,為漢室開國元勳,但不久就因行為不軌而遭誅滅。此番唱和,雖是傳聞,但也足以令平西將軍馬超自省了。
他不能不想起離別漢中之際龐德的那番話:
“但天下雖大,如今哪裏堪可安身?少將軍虎威在外,原本便是做主公的人,有誰會安心置於床榻之側?依我看,哪裏都是一樣,我們隻能萬般忍耐,以待時日。”
這位股肱之人的忠告音猶在耳,他唯有韜光養晦,束縛自己的那顆心了。
但是,益州一班文武的排擠之心,他卻時刻感覺得到。他依然是一個異類。他的血脈,他的曾經,無法塗抹。
這樣的時刻,慰藉著他的,居然是曹操的一次又一次勝利。曹操的每一次得勝,就仿佛是他的得勝一般。因為,在他心裏,他們是互為鏡像的同一個人。
孟秋七月,曹操到達陽平。張魯之弟張衛與將軍楊昂等人據守陽平關,修築城牆達十多裏,曹操久攻不下,率軍返回。趁守軍鬆懈之機,曹操秘遣解慓、高祚等人夜間突襲,大獲全勝。張衛等人趁夜逃走。張魯潰敗,逃奔巴中。曹軍進入漢中,巴中、漢寧次第投降。漢中、隴南同時落入曹操之手。
季秋九月,巴中七姓的羌氐首領投靠曹操。天子授權曹操:按照禮製為諸侯國任命國相。
孟冬十月,曹操設置名號爵位,賞賜有軍功之人。
仲冬十一月,張魯帶殘部從巴中來降曹操。曹操冊封張魯及其五個兒子為列侯。
季冬十二月,曹操返回鄴城,留夏侯淵駐守漢中。
這些雪片一般飛來的戰報,安慰著成都城裏平西將軍馬超的心。他甚至背會了曹營之中侍中王粲所寫的一首詩。這首頌揚曹操功績的詩作,在成都城內廣為流布,益州的士大夫們似乎忘記了敵我之分,都陶醉在這首華美的詩篇之中了:
從軍有苦樂,但問所從誰。
所從神且武,安得久勞師?
相公征關右,赫怒震天威,
一舉滅獯虜,再舉服羌夷,
西收邊地賊,忽若俯拾遺。
陳賞越山嶽,酒肉逾川坻,
軍中多饒飫,人馬皆溢肥,
徒行兼乘還,空出有餘資。
拓土三千裏,往反速如飛,
歌舞入鄴城,所原獲無違。
曹操一路凱歌的戰果掩蓋了一切,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那璀璨的勝利之上。所以,這勝利之下所囊括的陰影,直到曹操已經回到了鄴城,才被人陸陸續續地想了起來。
於是,平西將軍馬超這才得到了如下消息:
攻克漢中的曹操,收降了龐德,將平西將軍馬超的夫人董氏賜給了張魯的舊臣閻圃,而平西將軍馬超的兒子馬秋,則被曹操交給了張魯——張魯就像曹操所預計的那樣,親手殺掉了馬秋。
【柒】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農曆庚子。孟春正月。
左將軍馬超晨起後,對鏡顧盼。突然他手中的那麵銅鏡映出了這樣的一幕:鏡中之人莞爾一笑,轉身消失在了鏡子的深處。旋即,這麵銅鏡竟自動破裂,由上自下,一分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