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肘腋之患(1 / 2)

821.肘腋之患

身邊隱藏的禍患,比喻身邊親近的人帶來的危險。形容在不經意間或親近的人所帶來的危險或危害。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寵妾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王位,多次設計陷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殺,重耳和夷吾兩位公子也麵臨危機。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陷害,逃亡到蒲地。然而,他的親信魏犨卻因傷病無法跟隨。魏犨是重耳的貼身護衛,為了保護重耳,他決定讓其他人代替自己保護重耳。但臨行前,他告訴重耳:“請公子切勿忘我之忠心!”公子重耳“沒齒不敢忘”。後來,驪姬誣陷重耳謀反,晉獻公派兵追殺重耳。重耳想起魏犨的忠告,趕緊逃亡。逃亡過程中,他經過衛國五鹿,被一名農夫用土塊砸中肘腋,劇痛難忍。不過,重耳顧不得這些,繼續逃亡。最終,他在秦國的幫助下成功繼位為晉文公。這時,重耳想起了那個用土塊砸中他肘腋的農夫,感歎道:“此乃吾之肘腋之患也。”

平時要小心身邊的人,以免遭受肘腋之患。

822.患難與共

共同承擔困難和危險。

三國時期,曹操的手下有一員大將,名叫典韋。典韋為人忠誠,勇敢無比。在一次戰鬥中,曹操被圍困,形勢十分危急。典韋挺身而出,獨自一人抵擋敵軍的進攻,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曹操為了紀念典韋,對他說:“吾與子患難與共,今日分別,何時才能相見啊!”

形容朋友、親人或同事之間的相互扶持和幫助。

823.共商國是

共商國是,也作“共商國事”,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計劃,商討治國的大計。

《左傳》“曹劌論戰”,講述魯莊公與曹劌在戰前共商國家大事的故事。魯莊公虛心聽取曹劌的建議,采取了正確的戰術,最終取得了勝利。這個故事強調了共商國是的重要性,隻有通過集思廣益,才能製定出最佳的策略。

824.是非分明

對事物有清楚的認識和判斷,能夠分辨出對錯。

在古代,有一個叫做董狐的人,他在記錄曆史事件時,總是力求真實,不偏袒任何一方。有一天,晉國的晉靈公被殺了,晉國的大臣趙盾被指責為凶手。董狐寫道:“趙盾弑其君。”趙盾辯解道:“這不是真的!”董狐反駁道:“你是趙盾,你弑君了。”由於董狐的公正無私和堅持真理,他被認為是一個是非分明的人。

形容一個人有清晰的判斷力和公正無私的性格。例如:“他的品德高尚,是非分明,大家都尊重他。”

825.明珠暗投

明亮的珍珠放在暗處,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裏。

西漢時,有個叫鄒陽的人,他因為勸吳王劉濞不要反叛朝廷,而受到劉濞的猜忌,還被送入監牢。鄒陽在獄中給劉濞的兒子劉貞寫了一封信,信中引用了“明珠暗投”的比喻。他說:“真比的上明亮的珍珠在黑暗中被人扔掉,比得上潔白的絲綢被送到廁所裏去。這比喻賢才的明珠暗投,比喻有好的東西落到了不識貨人的手裏。”後來,劉貞看了信,了解了鄒陽的冤情,便把鄒陽放了。

比喻人才或寶貴的東西落到不適當的地點,例如:“他的才華應該用在更有意義的地方,而不該明珠暗投啊!”

826.投石下井

比喻乘人之危,推人於險。

出自明·李贄《複麻城人書》:“善學聖人者莫過於孔子,而當其時能從之者未嚐少也。後世薄夫狠婦、不良少年已往往敝衣垢麵,力趨於鄉愚,既不能得聖人之萬一,又從而下石以起禍,有不忍見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