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本身就隱藏在我們的腦海中的,隻是由於我們自身的惰性,使得它們沒有被開發出來。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是不會發現原來我們還會有這樣的智慧。
感悟瞬間:
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幸福,為了讓自己的事業更成功,我們必須給自己壓力和挑戰,激發出自己的智慧之窗,去尋找和發現成功的途徑。
11.尊嚴無價
多年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來到法國,他要報考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
考試的時候,盡管他竭力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最佳狀態,但主考官還是沒能看中他。
身無分文的青年男子來到學院外不遠處一條繁華的街上,勒緊褲帶在一棵榕樹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無數人駐足聆聽。
饑餓的青年男子最終捧起自己的琴盒,圍觀的人們紛紛掏錢放入琴盒。
一個無賴鄙夷地將錢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青年男子看了看無賴,最終彎下腰拾起地上的錢遞給無賴說:“先生,您的錢丟在了地上。”
無賴接過錢,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腳下,再次傲慢地說:“這錢已經是你的了,你應該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無賴,深深地對他鞠了個躬說:“先生,謝謝您的資助!剛才您掉了錢,我彎腰為您撿起來。現在我的錢掉在了地上,麻煩您也為我撿起來!”
無賴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舉動震撼了,最終撿起地上的錢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然後灰溜溜地走了。
圍觀者中有雙眼睛一直默默注視著青年男子,他就是剛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將青年男子帶回學院,最終錄取了他。
這位青年男子叫比爾·撒丁,後來成為挪威有名的音樂家。
感悟瞬間:
當我們陷入人生低穀的時候,不但不會得到周圍人們的同情與幫助,反而往往會招致許多無端的蔑視。但是,這些來自他人的評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內心是否能正確認識自己,是否堅定,是否懷有希望。唯一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法寶隻有我們自己。當我們麵對別人的嘲弄和蔑視時,我們在心中應該堅持對自己的真實評價。隻有我們自己才最了解自己。
12.助人也需技巧
這是二戰期間一位德國老人的故事。
有一天,一個身穿風衣、頭戴禮帽、提皮箱的男人在老人家院子柵欄外徘徊。
他觀察良久,然後走上前去對那人說:“先生,您是否願意幫我把柵欄裏的這堆木頭扛到那邊去,我老了,扛不動了。”
男人眼睛一亮,連聲答應,脫去風衣禮帽,然後很賣力地把木頭扛過去並碼放得整整齊齊。
那天晚上,滿頭大汗的客人心情舒暢地在廚房裏與主人共進晚餐,然後又踏上旅程。
整個戰爭期間,城裏逃難的人很多,老人家裏的那堆木頭無數次地被從院子的兩頭來回扛過,而每搬一次,就會有一位客人與他共進晚餐。
其實,那堆木頭根本不需要搬運。
感悟瞬間:
這位德國老人實在是生活的智者,他對人性的認識實在是讓人不得不佩服的深刻。他不但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願意對身處難中的陌生人給予幫助,而且他還細心到顧及接受幫助的陌生人的麵子問題,讓受助者的自尊心不至於受到傷害,讓他們盡可能地安心地接受幫助,因為他們隻是因為付出了勞動而享受老人的回報才免費與老人共進晚餐。
13.命令與服從
在德國的一個火車小站裏,一位扳道工正要走向自己的崗位,去為一輛徐徐馳近的列車扳動道岔。
這時,在鐵軌的另一頭,還有一輛火車從相反方向隆隆馳近車站。假如他不扳道岔,這兩輛火車就會相撞,釀成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