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陋石與寶石
一個孤兒,生活無依無靠,既沒田地可以種,也沒有錢可用來經商,他十分迷惘和彷徨,隻好四處流浪。
有一天,他去拜見一位高僧,向他求教。高僧把他帶到一處雜草叢生的亂石旁,指著一塊石頭說:“明天早晨,你把它拿到集市去賣。但要記住,無論多少人出多少錢要買這塊石頭,你都不要賣。”
孤兒滿腹狐疑,心想這塊石頭雖然不錯,但怎麼會有人肯花錢買呢?但是,他依然還是抱著石頭來到集市內,在一個不起眼的地方蹲下來叫賣石頭。
可是,畢竟是一塊石頭啊,根本沒有人把它放在眼裏,第一天過去了,第二天又過去了,依然無人問津。直到第三天,才有人來詢問。第四天,真的有人要買這塊石頭了;第五天,那塊石頭已經能賣到一個很好的價錢了。
孤兒回到寺廟裏,興奮地向高僧報告:“想不到一塊石頭值那麼多錢。”
高僧笑笑說:“明天你拿到黃金市場去,記住,不論人家出多少錢都不能賣。”
孤兒把石頭拿到黃金市場去,一天、兩天過去了,第三天,又有人圍過來問,幾天以後,問價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已被抬得高出了黃金的價格,而孤兒依然不賣,但是越是這樣,人們的好奇心就越大,石頭的價格被抬得越來越高。
孤兒又去找高僧,高僧說:“你再把石頭拿到珠寶市場去賣……”
又出現了同樣的情況,到了最後,石頭的價格已被炒得比珠寶的價格還要高了。由於男孩無論如何都不賣,更是被傳揚為“稀世珍寶”。
對此,男孩大惑不解,去請教高僧。
高僧說:“世上人與物皆如此,如果你認定自己是塊陋石,那麼你可能永遠隻是一塊陋石,如果你堅信自己是一個無價的寶石,那麼你就是無價的寶石。”
感悟瞬間:
一塊不起眼的石頭,由於自己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被說成稀世珍寶,人就像這石頭一樣,隻要自己看重自己,熱愛自己,生命就有意義,每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掌握的。
9.你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一位畫家畫完一幅傑作後,拿到展廳去展出。為了能聽取更多的意見,他特意在畫旁放上一支筆。每一位觀賞者,如果認為此畫有敗筆之出,都可以直接在上麵圈點。
當天晚上他取回畫,發現整個畫麵都塗滿了記號——沒有一筆一劃不被指責。他十分懊喪,對這次嚐試深感失望。
他決定換一種方式,於是,他臨摹了同樣一張畫拿去展出。但是這一次,他要求每位觀賞者將其最為欣賞的妙筆標上記號。
他再取回畫時,結果發現畫麵也被塗遍了記號。一切曾被指責的地方,如今卻都換上了讚美的標記。
“哦!”他不無感慨地說,“現在我終於發現了一個奧妙:無論做什麼,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因為,在一些人看來是醜惡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眼裏則恰恰是美好的。”
感悟瞬間:
大多數為人處事都是按他人的反應來決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動。尤其是在向“成功”、“幸福”之類美麗的字眼跋涉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經有了約定俗成的標準。可是,這樣就會逐漸失去自我。其實,完全不必要求別人的承認,如果承認來臨,你就接受它,如果它沒有來臨,那麼你就不要去想它,你的滿足應該是工作本身。
10.別人是自己的鏡子
老人靜靜地坐在一個小鎮郊外的馬路邊。
一位陌生人開車來到這個小鎮,看到了老人,停下車打開車門,向老人問道:“老先生,請問這個城鎮叫什麼名字?住在這裏的人屬於哪類人?我正在尋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頭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說:“你能告訴我,你原來居住的那個小鎮上的人是哪種類型的嗎?”
陌生人說:“他們都是一些毫無禮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裏簡直無法忍受,根本無快樂可言,這正是我想搬離的原因。”
聽了這話後,老人說:“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這個鎮上的人和他們完全一樣。”
陌生人怏怏地開車離開了。
過了一段時間,另外一位陌生人來到這個鎮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樣的問題:“住在這裏的是哪一種人呢?”
老人也用同樣的問題來反問他:“你現在居住的鎮上的怎麼樣?”
陌生人回答:“喔!住在那裏的非常友好,非常善良。我和家人在那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但是,我因為職業的原因不得不離開那裏,希望能找到一個和以前一樣的好的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