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田地改革,根本就不可能。
要是北伐前,實行均田地改革,別說北伐,川蜀世家必然倒戈曹魏,還想讓他們支持漢軍北伐,這不但不可能,甚至當場叛亂,漢室就連益州都難以站穩,直接滅亡。
一眾歸降世家文臣武將,之所以如此願意歸降,都是因為口頭誓言承諾,漢室一統天下,一切照舊。
中原世家才提前打好招呼,策應漢軍進攻,並且提供糧草以助漢軍一舉定天下。
同時世家是依附王朝而存在,就像一眾武將為何不顧生死,奮勇殺敵,說直白點就是想立功拜將封侯,福及子孫,成為世家。
如若直接均田地,將士拚命為了什麼。
到了宋朝明朝,幾十萬大軍被幾萬敵軍擊潰,是因為實行軍餉,軍隊職業化,將士在軍中就是拿軍餉辦事。
贏了就是功高蓋主,要麼王袍加身,要麼被皇帝鏟除,敗了就是當場去世,所以將士上陣斬敵的心變了。
漢軍保持秦朝封賞製度,拜將封侯,將士才勇於請命出戰,也是為家族而戰。
三國軍製都是無軍餉,靠一張口頭支票,想不想立功拜將封侯,來籠絡天下有誌之士,均田地等於把將士的夢想給砸了,誰來給漢室賣命。
古代任何一名改革的大能,幾乎沒一個有好下場,無論成功與否。
一旦實施改革,諸葛亮等於得罪所有州郡世家,就連忠心的武將都遠離。
同時天子劉禪心裏早已對諸葛亮專權不滿,到時全天下就連天子都將仇恨對準他,想想就可怕。
到那時,他的下場估計比商鞅車裂還要殘酷。
他已想好,將所有問題擺在天子劉禪麵前,接下來直接想辦法辭官退居幕後,不再搭理朝政。
劉禪想怎麼辦,就怎麼辦,難題交給天子。
免得惹怒天下,身敗名裂。
……
……
“急報!”
“拜見丞相,前方急報!這是前軍師的親筆書信。”
一名傳令兵快馬趕來,叩拜遞交書信。
諸葛亮接過護衛遞來的書信,旋即拆開,臉色一變,看向傳令兵,問道:“可派傳令兵通知魏將軍。”
“昨日深夜,一商人渡江傳達消息,鄧將軍領五千騎兵奇襲南郡,目前南郡不少城池守軍見大勢已去,紛紛歸降,鄧將軍請求大軍發兵相助!”
傳令兵拱手上報。
“左右賞錢,給傳令兵。”
“謝丞相!”
傳令兵趕忙叩謝。
“有勞你即刻趕往漢水上流水軍大營,將消息告知魏將軍,用此軍令讓他統領水師與前軍師所部會師,合力渡江作戰。”
諸葛亮立即吩咐傳令,目前不知鄧艾在南郡是什麼情況,必須趕快調兵進攻,以免鄧艾陷入險境。
“遵命!”傳令兵拱手接過軍令。
“丞相,是何急報?”
一眾文官快步趕來。
諸葛亮望向一眾文官,接下來要迎接天子劉禪,不可能再去統兵征伐,費禕一直待在後方管理後勤,現在可以讓他作為主帥,立戰功到時才可提拔,開口道:“出征大軍傳來捷報,已旗開得勝,吳軍敗局已定,鄧將軍統領五千騎兵奇襲南郡,目前不少南郡官吏已歸降漢軍。”
“甚好!”
“如此一來,南郡到手,與巴東大軍會師,吳軍已無力回天,天下基本大定。”
辛毗、黃權聞言皆是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