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曾無數次問過同樣的話,接下來自己要怎麼做,應該怎麼辦……遺憾的是,在那時並沒有人告訴你應該怎麼做,你隻能依靠自己,孤獨地熬過那些留在身體裏的苦痛。
時光靜靜地流淌,你走到了現在,能夠有餘力告訴別人怎麼做。
月光靜靜地流淌,映出圓臉中年男人眼裏的點點光芒,那是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因為有了希望,所以他有了勇氣開始述說自己為什麼走到這裏的理由。
其實那個理由你在來這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否則也不會給圓臉男人打電話,但你仍舊沒有打斷他的話,你知道此時這個中年男人急需一個傾訴的對象,一個憋悶的宣泄口。
他叫馬華,原本是個知名企業的小職員,日子雖然平淡,但也算相對舒適。
妻子漂亮賢惠,女兒乖巧懂事,自己每個月的薪資也還不錯,可以說是許多人羨慕的對象,可就像許多年輕男人一樣,他總是不甘就這樣平庸地度過一生,於是毅然決然地遞了辭職信,踏上了苦兮兮的創業之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有的人一頓隻能吃一碗飯,偏要硬塞下三碗隻會讓自己難受。
馬華第一次創業還是相對保守的,隻是搞了個路邊攤,賺不了多少錢,自然也賠不了太多錢。
隻是很快他便放棄了,不是像某些人那樣吃不了苦,而是有一次她女兒跟著同學一起經過路邊攤,卻假裝不認識自己。
那個晚上,他背對著妻子躺在床上,睜著眼睛一直到太陽爬上樹梢。
然後,他便再也沒有去那個地方擺路邊攤,每次妻子問起的時候,他總是搖著頭笑道,“太辛苦了,又掙不到幾個錢,不劃算……”
沒了路邊攤之後,馬華消沉了一段時間,三個月後才開始了第二段創業之旅,也是他最懊悔的一段經曆。
這一回為了看上去光鮮些,他選擇了之前自己工作的行業,也是當時熱度最高的行業——互聯網。
那些年,新聞媒體裏經常報道某某某融資幾百上千萬,哪個項目即將獲得國內頭部基金公司的投資。
就連咖啡店也成了互聯網公司路演的場地,任何時間段隻要走進暖陽市的咖啡店,就能見到一群創業者和投資人在眉飛色舞地吹牛。
即便投資者知道創業者項目不盈利,一切都是講故事,但隻要ppt做得精美,故事講得天花亂墜,便會毫不猶疑地將錢打過去。
而創業者也知道投資者後續追加多少巨額的許諾是在吹牛,更知道投資者知道他自己的創業項目也是在吹牛,但依舊敢收下投資者的錢,看都不看那些條款一眼,便簽下自己的名字。
所有人都在吹牛,約等於所有人都沒有吹牛。
馬華也是在一個咖啡店裏拿到的投資,他當時頗有些受寵若驚,因為對方基金公司的背後是暖陽市有名的房地產商。
當時房地產簡直是穩賺不賠的買賣,沒有人會覺得房地產公司缺錢,那麼背靠房地產公司的基金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於是,馬華就像許多過分激動的創業者一樣,腦子一熱,想也不想地就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隻是,這世上怎麼可能會有穩賺不賠的買賣呢?
很快地,投資馬華的那家房地產爆雷了,準確地說,是老板帶著小秘書跑路了。
基金公司的資金鏈也就斷了,還得麵臨許多訴訟賠償,而後便開始向投資的創業公司發難,挨個挨個要求贖回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