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山中苦練(2 / 2)

他又想到那個揮舞著斧子將靈劍砍斷的碧眼大漢,仇恨的火焰立時躥了上來,“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會讓你們付出代價!”

……

百裏秋梧出動族內所有人手,上萬人幾乎將整個北疆翻遍,問遍了所有人,利用了所有渠道,卻完全沒有小啟陽的消息。

常年搜尋也不是一無所獲,從得到的消息當中,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土鄴族的勢力救走了小啟陽,那些土鄴族的殘餘人馬也在發瘋似的找尋他的下落。

“到底是誰救走了那小子?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

就在百裏秋梧絞盡腦汁,想遍中原九州所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勢力時,小啟陽就待在那間破舊的茅屋和院子前的竹林裏,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練習著鳩禾劍訣,修煉著祖傳的功法。

他天資聰穎,過目不忘,學什麼東西都特別快。鳩禾劍訣的招式他隻在絹帛上看過一遍,就牢牢記在心裏,加上勤奮苦練,僅三年就將除天地二式以外的所有劍招融會貫通。

正所謂一通百通,通則思變,他在接下來每日的練習中,刻意追求招式的變化,讓自己的招數看著不那麼像鳩禾劍訣。

“我家幾乎遭遇了滅族之禍,在外一定樹敵眾多,這劍術也一定廣為人知。不能輕易暴露身份,不然一定會引來殺身之禍……”他如是想道。

事實正如他所想,鳩禾劍訣乃土鄴族的傳世劍術,其中的“天”“地”二式被稱之為“劍之極意”,獨步天下,除了東土孟延族的“上層劍道”能與之媲美,其他所有刀劍技法在它麵前都黯然失色。

這套劍術中,除天地二式以外的招式,在土鄴族廣為流傳,甚至有很多外族之人也多有涉獵。但從古至今,能學會天地二式的人屈指可數。上一個能將二式完整使出的,就是小啟陽的太祖爺爺,兩百多年前的最後一位黃帝,公孫庭。

那兩招如果隻看寫下的圖文,就跟看天書一樣,千奇百怪,眼花繚亂,而且不切實際,對身法和步法的要求幾乎到了變態的程度。

小啟陽天資極佳,看那兩招也是看得雲裏霧裏,地劍式還稍稍好一點,多少還有點頭緒,至於天劍式,完全是一臉蒙圈,摸不著頭腦。

想當年,公孫庭之所以能在二十歲出頭就學會那兩招,除了自身極高的天賦以外,主要還是因為他有個超級牛逼的師傅,對他言傳身教,悉心指點。

後世子孫雖說也有長輩教導講解,但最多隻能學會地劍式,再無人能使出天劍式。像小啟陽這樣隻看一遍圖文,就想學會天地二式,幾乎是天方夜譚。

當世之人講求內外兼修,除了內息修為,手上的武技也是極為重要,臨陣對敵缺一不可。有一手高絕的劍術,可以極大彌補內息的不足。

小啟陽的父親公孫明,之所以遭到諸方忌憚,對他痛下殺手,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觸碰到了天劍式的門檻。

至於煉氣功法,幸虧得到那位從天而降的仙女的指點,知道了行氣煉化的奧妙所在,小啟陽終於擺脫迷惘,走上正途。他將那塊靈玉貼身攜帶,每日除了練習劍術,就是打坐煉氣,從不敢有半點懈怠。

殺父之仇,奪母之恨,像一把尖刀抵在他的背上,逼著他大步前行,日夜不輟。

四季更替,歲月流轉,一晃,又是七年……

又一年盛夏,烈日當空。

竹林裏,啟陽手拿一把竹劍,飛快舞動,身法快若殘影,腳下呼呼生風,淩厲的劍氣嗤嗤咆哮,惹得四周竹葉狂舞,煙塵彌漫。

他的身法越來越快,直到後來整個人都仿佛變成了一道幻影,突然,那幻影縱身半空,離地三丈,一瞬間幻化成七道虛幻的人影,從半空中疾閃而下!

呲啦啦一連七劍,分別劃過七根竹竿,各自留下一道淺淺的劃痕,點到即止。

“哈!地劍式,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