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壺道人,青雲宗內門弟子。年齡百五十歲時,僥幸步入金丹期,由內門弟子晉升入核心弟子,由於平時因資質略微低下的原因,屬於笨鳥先飛的苦修之士,故在宗門內貢獻點稀少,不能換得金丹期的修行功法,於是向宗門借貸貢獻點,換得金丹期修行法門,以守護大慶國百年來抵債。
然而,大慶國內靈氣稀少,沒有哪個金丹期的修士願意來。雖說離開國都百裏地的青雲山上的青雲觀,靈氣密度要比平原上的好些,但也難以維持金丹期的日常修煉所需。就算飛壺道人在修煉密室內建了個小型的聚靈陣也不行,往往聚靈陣內籌集了個把月的靈氣,飛壺道人坐進去後,吸個一兩天就沒了,聊勝於無吧,也就勉強維持道人的境界不倒退。
飛壺道人也是出生大慶國,但修道已經過去了兩百來年,他的家鄉早已經物是人非,他也懶得去找和認血親後代,修真者走上修道之路後往往一閉關就是幾年幾十年的,早就修成了清心寡欲的,凡人自有凡人的路,或許以後家族中會出現好的苗子,被宗門選上,亦或許血脈早就已經斷絕了。
也就是他實在沒法連續修煉來提高自身的道行,所以無聊之下在國內到處遊蕩中看上了林壺子這個罕見的宿慧之人,或許又加上小家夥名字中也有個壺字,於是感到與他有緣,便收為弟子。但目前還沒有回到宗門內,林壺子也算是青雲宗有實無名的外門弟子了。
青雲宗的弟子分兩大類,一類是外門弟子,這個是按境界來分的,所有沒到築基期的都隻能是外門弟子,就算是宗內老祖的親傳弟子也一樣。這類弟子還屬於煉精化氣的階段,沒能力煉化靈氣,屬於後天狀態,等體內真氣圓滿了,真氣全部轉化為真元,然後由真元洗髓閥體,把身體轉化為先天狀態,這時的身體被統稱為道體,並上丹田開辟,形成識海,神念轉化成神識,此為築基期,這類弟子自動上升為內門弟子。待遇功法個人需求等等已經全然不同。
青雲宗外門弟子數十萬眾,全部生存在宗門的外圍青雲山脈中,山脈與世俗之間有天險隔離,僅有青雲觀後山的一座天然山洞與世俗相連,出口有陣法守護和遮蔽,並有內門弟子看守。這些外門弟子十人中最後能有一人築基成功就已經算是不錯了,平時也是需要用貢獻點來換取各自修煉和生存所需。貢獻點的來源就比較多了,青雲宗在天元大陸也算是傳承幾千年的老牌宗門了,宗內有各種各樣的礦產,都需要人力去開發的,像靈米靈藥都需要人去栽種的,靈獸等等也需要人去飼養……這些運行的製度等等都已經十分成熟,所以外門弟子養活自己還是不成問題的。
飛壺道人在內門中不算有名,但能從外門弟子晉升為內門弟子,也算是佼佼者了,最後又從內門弟子晉升為核心弟子,當時是轟動了整個內門,因為築基期晉升為金丹期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往往在數百內門弟子中才能晉升出一個金丹期的核心弟子來,又加上一路隻有自己一人摸索苦修並沒有專門的師傅帶。法寶是自己煉的,是一隻乾坤壺,靈性合金材質的,攻防一體,能帶人飛行,故稱飛壺道人。
飛壺道人所學頗雜,不僅會陣法,會煉器,亦會煉丹,所以花了不少時間才晉升入金丹期,這也是沒有師傅帶的悲哀,樣樣都需要自己動手,但往往這樣的修士也是強大的,成為核心弟子後,就會被高層看中,成為宗門長老的後備。
一般外門弟子煉精化氣期階段,少病少災,壽百來年的,而築基期的修士為先天期,受靈氣滋養,無病無災壽約兩百。然後到了金丹期,修士修成了無漏之身,先天道體無漏無損,壽可達五百多年,有的修行法門偏養生為主的,甚至可達近千年之久,但終究不是絕對的無漏無損,所以終究有壽元的限製。
飛壺道人收林壺子為徒的時候,林壺子畢竟年幼,所以飛壺道人也沒教他多少修真的技能知識,隻有一些煉精化氣的法門,以及宗內外門弟子的生存之道。好在林壺子資質算是不錯,僅僅花了五年時間就到達了煉精化氣的頂峰,這次衝擊築基期失敗,或許是宿慧的緣故,亦或許是年幼經曆少,加上前世記憶的衝擊,故產生了類心魔的症狀,拖累了真元的轉化。不過好在沒有大的損傷,神識裂痕的損傷在養神丹的作用下估計花個數年功夫就可恢複。到時候再嚐試築基就是,反正這個徒弟還年輕,還未到成年,在外門體驗一下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