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不想就做出拒絕,會被人認為你是一個冷漠無情的人,更有可能讓對方認為你對他有成見。若性子急的人,在拒絕人的時候一定要改掉這種作風。因為當別人說出意見後你想也不想就立刻拒絕,很自然會讓人覺得你對他有成見,是針對人不是對事。所以要先重複一兩句別人的意見,讓他知道你留心想過他的意見,然後可以輕輕帶過說:“你的意見不錯,但……”當別人知道你拒絕的意思,然而又不太強烈,“但”字在此時是“起承轉合”的最好的連接詞。
2.不要無情地拒絕
表情在拒絕時起著最關鍵的作用。守舊派也許會認為表情冷漠是“權威性”拒絕的應有表現。可是這種舉止隻會讓人覺得你拒人千裏,因“拒絕”而“拒絕”。
3.麵帶微笑地拒絕
拒絕是不能避免的,也許我們不可能滿足別人的全部要求,可是太多的“拒絕話”會影響你跟對方的友誼,你的辦事能力也會受到質疑。拒絕時一定要將眼光放遠一點,不要因為一次拒絕而失去朋友。在拒絕的時候,要麵帶微笑,態度莊重,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從而欣然地接受你的拒絕。
4.有建設性地拒絕
不要總是想著別人的意見不可采納,一定要盡可能快地將思維恢複過來,可以想一些新的想法。如果你所提出的要求辦不到了,也許用另一個方案,事情就非常好辦了。這種反麵的建議可以說是最積極的“拒絕”方案。
5.不要傲慢地拒絕
一個盛氣淩人、態度傲慢不敢恭維的人,誰也不會喜歡接近他。即使這樣,當他求你幫忙的時候,你也不能用傲慢的態度拒絕,因為誰也不願意麵對傲慢的人。
跟君子打頓架,不跟小人多說話
君子跟你講道理,小人暗中算計你
俗語說“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小人對別人的打擊報複通常都是“暗箭”這一範疇的,他低劣的品質和偽裝的本能決定了他就連報複別人都不可能光明正大。光明正大有違小人的本性,這樣的做事方式會使他產生類似於蝙蝠撞見白晝一樣的不舒服、不適應的感覺。
做人之所以要提防小人,是因為小人的打擊報複不但來得陰暗,而且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一次不成,小人很快就會醞釀出第二次、第三次,來得一定比第一次更陰險、更凶猛,你縱有三頭六臂也恐怕抵擋不了這層出不窮的折騰,就算一時正氣壓倒了邪氣,你還是很快會發現你逃得了初一逃不丁十五,最後不得不悲歎小人實在難防。
君子不畏流言不畏攻奸,因為他問心無愧。小人看你暴露了他的真麵目,為了自保,為了掩飾,他是會對你展開反擊的。也許你不怕他們的反擊,也許他們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為小人,是因為他們始終在暗處,用的始終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會輕易罷手。你別說你不怕他們對你的攻擊,看看曆史的血跡吧,有幾個忠臣抵擋得住奸臣的陷害?
玄宗天寶年間,李適之與李林甫同朝為相,李適之性格豪放,心比較粗,有時遇事考慮不周。口蜜腹劍,以陰險著稱的李林甫常拿李適之當槍使,在玄宗麵前爭寵。
有一次,李林甫對李適之說華山上有金礦,如果開采冶煉,可以富國,聖上現在還不知此事。其實這顯然是李林甫預設的圈套,李適之稍微動動腦就會體會出李林甫別有用心。李林甫身為執政宰相,既知華山有金礦,就應直接向玄宗說,哪裏還用李適之轉達呢?
李適之卻不假思索,就在幾天後借進奏他事的機會順便提起此事。
玄宗聽後,召見李林甫詢問此事,李林甫很恭敬地回答說:“華山有金礦,我早就知道了,但考慮到華山是王氣所在,不應該開鑿,不然就壞了本朝風水,所以始終也沒向您說起此事。是誰向陛下提起此事呢?此人要鑿您的本命之山,居心何在?”
玄宗聽了,覺得還是李林甫最忠實於自己,事事替自己著想,很高興地褒揚了幾句。同時覺得李適之考慮事情不周到,事後對李適之說:“從今以後,如果再有什麼事上奏,先去和李林甫商量商量,他同意了你再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