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 3)

這些天,楊起為了能多跟水蓮在一起,不斷地給老婆說謊,有時說出差了,有時說招待客戶了,有時說與朋友打牌了,有時半夜裏也回家。這樣雖然有點累,但感覺很好。他曾想過,能與水蓮愛一場,死也值了。在他三十五年的生命曆程中,沒有哪個女人比水蓮對他更好了。他在家是老五,娘在他六歲時就死了,從那時起,他就再也沒有整齊地穿過衣服。七歲上學那年,第一天報到他穿了二哥一件大布衫,那衣服對他來說就像大衣,衣擺到了腳脖兒,他的臉也花裏胡哨的,說不清幾天沒洗過了,還流著鼻涕,老師就問他:“幾歲了?”他說:“七歲。”老師看了看他說:“上學了,洗洗臉,穿周正點,看你,就像個老小孩一樣。”他“嗯”了一聲,旁邊的小夥伴都笑了。從此,他就有了個“老小孩”的綽號,小學五年,很少有人叫他的大號“楊星起”。後來上了初中,他的名字又出現了問題,“星起”與“星期”和“腥氣”諧音,他排行老五,同村的就叫他“星期五”,班裏還有同學叫他“腥氣”。叫他“腥氣”的原因還有一條,他的衣服不經常洗,天熱出汗,身上就有一股子“腥氣”味道。無論好聽不好聽,綽號總是不被人喜歡的,到了初二,他就讓老師把名字中的“星”去掉了。誰在喊他的綽號,要麼不理睬,要麼就急,慢慢的也就沒人喊了。初中畢業,他沒考上高中,也就不再說上學的事了。那時還是大集體,在家裏沒事,就與幾個大小差不多的夥伴刨紅薯燒豆,下坑逮魚,偷雞摸狗,成了村裏的“禍害”,他因為這沒少挨爹和哥的打。這樣玩了兩三年,長大了,再玩也沒意思了,就當兵到了中原。

到了部隊,憑著聰明,他幹得很出色。剛下到連隊,連隊要修豬圈,和泥的時候,他和四五個新兵都拿著鐵鍁亂弄。這天正巧團首長到連隊巡察工作,楊起本來是沒打算赤腳踩泥的,因為當時已是冬天,天氣很冷了。他大老遠看見連長指導員領著首長過來了,不知怎麼就靈機一動,脫掉鞋襪挽了褲腿,跳進泥裏踩了起來。那個涼呀,可以說入骨入心,他一咬牙,隻管踩,腳剛開始是涼的,後來有點疼,再後來就開始發熱,慢慢的就沒有痛苦的感覺了。就這幾分鍾,一下子改變了他的命運。團首長本來要走過去的,偏偏就看見了泥中的他,又折轉身回來,“小夥子,很能幹,不過會凍壞的,叫什麼名字?”

“楊起。”

“好,楊起,出來吧,精神可嘉。張連長,回頭給楊起一次嘉獎。”

楊起並沒有馬上出來,等首長走得看不見了才出來洗腳穿鞋。幾個戰友都傻了眼,如看一場精彩的表演一樣全神貫注,等回過神來,他們才知道,楊起幹了多麼值得的一件事,後悔自己怎麼就沒那麼做。這件事過去有兩個月,楊起就被調到團部給團長當通訊員了。團長很喜歡他,他也很爭氣,考了士官,轉了誌願兵。到了1989年退伍的時候,團長也是師級幹部了,給一個戰友打了個電話,把他安排到了市政府的機關食堂,給司務長當助手,就這樣,他沒費吹灰之力就留在了中原。到了地方上,他聰明能幹,話不多,但會處事,漸漸的在單位站住了腳。年齡一天天大了,找對象成了頭等大事,很多人都給他介紹,可人家一聽是從農村來的退伍兵,文化程度又不高,一個人在中原,連麵都不願見,條件不好的他又看不上,這事真讓他沒少頭疼,最後還是老團長把一個戰友的女兒安閩生介紹給了他。老團長給他說的時候,他也沒抱太大希望,人家姑娘條件好,父親是軍區後勤部的領導,母親在軍區醫院,就這一個獨生女,中專畢業後在建設銀行工作,怎麼會看上他?想想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老團長說的,就硬著頭皮去了。要說婚姻上的事真不好說,安閩生一眼就看上他了,又一接觸,人挺聰明,也挺有情調,後來就成了他的老婆。1991年結婚的時候,他在中原的婚禮沒有通知家裏人,拜“高堂”的時候拜的是嶽父母。當時,父親患腦血栓癱瘓在床,為了給父親看病兌錢的事,弟兄幾個沒說什麼,可幾個嫂子不行,都不想拿。楊起雖然沒成家,也沒多少錢,但他與幾個哥哥也一樣兌了錢,沒少拿一分。他結婚不告訴哥哥們,也是不想麻煩他們,他們都不容易。結婚那天,他的戰友、同事都羨慕得不行,說他找了一個好媳婦,人長得漂亮,工作又好,家庭也好,住房都不用愁了。他當然很滿足,一下子感覺腳下就實了。

在他的意念裏,以前在中原的十餘年,都是漂泊,一個農村男孩在大城市的漂泊。結婚後,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他都陶醉在夢一般的幸福裏,妻子安閩生也與他恩恩愛愛,和和睦睦。可當激情過去之後,楊起的問題就出來了,他吃飯快,吃相不好,還吧嘰嘴;睡覺前不知道洗腳,不催不知道換襪子,腳老臭;最不能讓她容忍的是他上完廁所老實忘衝水,等等。在楊起看來,那是城裏人對鄉下人的挑剔。而安閩生則說這不是城市農村的問題,就是生活習慣的問題。這些細節,把本來幸福的生活弄得烏煙瘴氣,他們感覺與父母住在一起不方便,就搬到了安閩生單位分的一個兩室一廳。慢慢的,小兩口回到家就開始吵架,一般並沒有什麼原因,有時因為一句話,有時因為一個動作,有時因為做飯,有時說不上因為啥,他們吵架一般不大吵大鬧,楊起比安閩生大一歲,加之本身處於劣勢,就處處讓著她。通常,楊起不吭聲了,安閩生說幾句就沒勁了。後來有了孩子,兩個人不再吵架了,但也沒有太多的激情了,生活平淡無味。楊起對工作越來越感覺沒勁,一個職工,說起來是在市政府大院裏,其實就是一買菜的,幹好了當上司務長,還是要買菜。這樣想想,就產生了辭職下海的念頭,安閩生也同意了,準備開個飯店。就在這當兒,安閩生單位追貸款追來了一批鞋油,大概十萬盒,要賣,價格很便宜,五毛錢一盒。安閩生本來隨口說說,楊起卻上了心,騎著車滿中原市跑了幾天,回來就對安閩生說:“把那十萬盒鞋油全買了,再給我找二十萬塊錢,一定要快,趕在二十號前,五一出手。”安閩生雖然疑惑,但最終還是答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