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坐在咖啡廳裏想了片刻,始終不得要領!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這兩起案子貌似完全沒有任何聯係!

兩名被害人,壓根沒有什麼交集,唯一有一點兒聯係的便是沈磊!

這個大夏灣曾經的話事人就像一條紐帶,將兩名死者掛在了一起,但是要說有必然聯係,那也是站不住腳的。

畢竟有一句話說的好,在這個世界上你要找一個人隻需要通過六個人!

這就是所謂的“六度分隔”理論!

意思是在優化的情況下,你隻需要通過六個人,就可以結識任何你想要認識的人。

據說在國外有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在很久以前做過一次連鎖性的實驗,而結果很好地證明了這一觀點。

也就是說你或許不認識世界首富,但你隻需要通過六個人就可以結識他。

這種理論被稱為六度分隔,很好地證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一些弱鏈接的關係,而這一關係其實可以發揮出非常強大的作用,不少人在找工作或托人辦事時會體會到這種弱鏈接的能量。

比如地頭蛇一樣的李樂,通過自己的人脈圈子,幫忙解決了不少的事情。

在很久以前,這種六度分隔隻是一種純粹理論上的說法,但是網絡的出現和迅猛發展,使這一理論的實現無限變成為了可能!

通過任意的六個(或者五個、四個.....),你就能夠認識你想要尋找的那個人!

韓旭想到這裏,覺得這兩起案子甚至不需要通過更多的人,隻需要一個沈磊,便可以聯係起來。

隻是這種聯係的牢固度並不大,無法證明沈磊與兩名被害人都存在著必然的直接關係。

薑璿那邊還好說,畢竟沈磊是第一嫌疑人,但是董舒舒這邊就不好說了。

董舒舒隻是沈磊的馬仔小弟,聯係當然是有,但無法證明兩者之間存在殺與被殺的關係。

韓旭感覺除非沈磊有什麼大毛病,否則殺人這種事情跟他關係並不大。

即便董舒舒知道些什麼東西,也不至於這麼明目張膽地在出租屋裏就被幹掉了吧。

沉海,埋屍……有很多種手法,可以讓董舒舒從這個世上消失,在出租屋內一刀割喉,然後棄屍不顧,怎麼看都像一種特別拙劣的手法。

既然凶手這麼做了,必然有這樣做的理由。

比如他沒有頻繁接觸死者董舒舒的機會,也不具備拋屍的條件!

這樣一想的話,凶手是熟人的可能性便會無限減小!

但是一個陌生人,又是怎麼輕易敲開董舒舒的房門呢?

難道是快遞、或者是外賣員?

不過秦奮他們一定也會想到這一點,盤查一下那幾天凶手的網購或者訂餐記錄就可以得到一個結果了。

不對,如果是凶手假扮成快遞,或者外賣員,以一個虛構出來的單子,騙董舒舒開門呢!

這個可能性不是沒有!

那麼問題來了,凶手殺害董舒舒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之前討論出來的結果更偏向於仇殺!

如果是那樣的話,董舒舒不至於完全不認識凶手而沒有任何戒備地開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