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於戰後日本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內山書店位於四川北路上,這裏原是日租界與華界的分界地帶,不過八一三事變之後,整個上海幾乎都為日本人占領,自然分界也並無必要了。不過有一種情況仍是存在的,那就是原本的華界仍然是中國人居多,而日本人依舊是集中在虹口這一塊。
加藤一個人漫步在這原本分界之處,他覺得一種奇怪的矛盾之感,這分界線似乎將他的整個身體分裂,一半是在日租界,一麵卻是在華界,兩國對立的衝突在他的身上似乎卻統一了起來。他的身子、他的血液是日本的,但是他的靈魂、他的本質卻是中國的。他就這麼走在那裏,左腳在一邊,右腳在一邊,慢慢地前行著。
加藤看著周圍,周圍的人似乎也在看他。一隊隊的日本巡邏兵扛著手中的步槍,來回巡邏著,他們似乎在看著加藤,目光很冷,大概是將其視作支那人,隨時準備上來給來上一刺刀。而那些穿著長褂袍子的中國人也目光冷淡地看著加藤,應該是將其當做小日本、小鬼子,心中惡狠狠地罵著,卻也有些敬畏。
忍不住打了個寒顫,加藤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危險,他似乎變成了一隻蝙蝠,即被飛鳥所不齒,又被走獸所排斥。行走在這條原本的分界線上,稍微有點偏向可能就是大禍臨頭。分界線兩邊的人就像一隻隻張大嘴的獅子,當他向一邊走去時,另一邊的人就會撲上來將他撕裂。
想到這,他連忙鑽進了一個小巷當中,上海的弄堂是可以同北京的胡同相媲美的,行走在其中宛如一個大大的迷宮一般。而四川北路更是其中翹楚,它可以說是整個上海最複雜的一條路,若不是對這裏頗為熟悉的話,加藤也是不敢胡亂走的。
這些巷子都很有些年頭了,一些牆壁上麵生滿了青苔,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但是這種美卻是與上海這個大城市的麵目所不相符合的,所以幾十年後,當上海將自己的定位視作國際化的現代化大都市的時候,無論這些小巷給人多少美妙的回憶,無論他們是多麼的美,承載了多少上海的建築風格與文化,它們都脫離不了被拆、消逝的命運。
小巷非常狹窄,隻能容得下一個人前行。加藤清撫摸著牆壁,一邊感歎一邊前行,小巷之中是安靜的,站在巷口還能看到一些婦人在燒火準備著晚飯,等待著家人的歸來。這些婦人當中穿著有日式的,也有中國的。因為來了這裏不止一次,所以加藤知道這裏住的既有中國人也有日本人,甚至還有很少的白俄人,他們都處於上海的最底層,在諸如內外棉,三井洋行裏麵打工,還有一部分幹得就是皮肉勾當,他們做得都是最苦最累的工作,拿著很少的錢。然而這個貧窮的小巷卻是這般的安靜,這樣的祥和,住在這裏的中國人與日本人似乎沒有認識到對方就是自己的死敵一般,他們平靜地相處。這裏的一切似乎是最真實的中日兩國平民的反映,又似乎一切的一切都脫離了這片土地,脫離了這塊現在硝煙四起,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神州大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