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家,溫暖的家(1 / 2)

“夜上海,夜上海,這是個不夜城;華燈起,車聲響,歌舞升平”

當加藤從旅館那兒出來的時候,外麵的天已經都黑了,上海的夜生活也開始了,華燈璀璨,霓虹閃耀,夜上海的繁華讓天上的群星都失去了顏色。這種喧囂,這種繁榮,實在是讓人想不到這裏居然是被人占領的淪陷區。歡場之中大多數不都是中國人嗎?在這個半壁江山為人所占的時候,他們怎麼還有心思在敵人的地盤上這樣快樂呢?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那麼那些有心思喝著茶,悠閑地聽《**花》的又是怎樣的人呢?

加藤不禁想起了當西方文明開始壯大在全世界開始擴張的時候,那時候中日幾乎同時開始了對於西方的學習,一個是明治維新,一個是洋務運動。然而當日本人舉國上下宵衣旰食、毀家紓難地為擴充海軍而努力的時候,中國政府卻挪用北洋軍費去修建頤和園。最後,兩個國家近代的命運在甲午年間的海戰中被決定了——日本成功崛起,而中國則迎來了新一輪的“被”瓜分狂潮!

二戰以後,中日又幾乎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甚至於中國49年結束了內戰,而日本也是不久之後重新將國家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但是,到了六十年代,日本就基本重新完成了崛起,但是中國呢?到現在,民族複興、和平崛起還是一個目標,一個口號!

誠然,由於地理環境等原因,這樣的對比存在著一定的不公,但是我們卻不得不正視日本所取得的成就。我們已經兩次輸給了日本,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希望再有第三次。在同日本競爭的時候,對於日本所取得的成就,我們所做的不應該是謾罵、嘲笑日本人,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冷靜地分析,無論接受與否,我們都要看到一個事實,日本,現在的確比中國要發達!日本人的身上的確存在著我們要學習的東西!

“先生,您到了!”黃包車夫的話將加藤從自己的思緒中驚醒,下車付了錢,看著他拉車遠去,加藤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這個黃包車夫也是中國人,怎麼他沒有拒載自己呢?”

搖搖頭,加藤向家裏走去。這一代是內外棉株式會社高級員工的別墅群,因為都是一個公司的員工,所以大家都是比較相熟的。幾個在散步的鄰居很熱心地同加藤打了招呼。

加藤一家是在前幾年父親加藤正一被升為內外棉上海七廠高管的時候搬過來的,因此他們家的別墅在比較靠後的地方。不過也沒有多遠,不一會兒加藤就看見了那所亮著燈的房子。桔黃色的燈光透過窗戶照了出來,讓人有一種溫暖的感覺,那裏就是加藤的家!加藤在這個世界的家!

家,這真是一個奇妙的詞彙,他是一個讓人覺得溫馨、覺得安全的所在。家是黑夜中亮起的的一盞燈,是雨中撐起的一把傘,是失敗時最及時的安慰,是疲勞時送上的一杯熱茶。

家!?加藤清站在那裏,看著麵前這間亮著暖暖燈光的房子。家是要溫暖的,所以他必須有一盞暖色調的燈;家是要溫馨的,所以他需要一扇不大的窗。窗中點亮的燈,那是對家人的召喚,那是最溫暖的親情。

“我同這屋裏麵人是什麼關係?”站在那裏的加藤清看著燈光仿佛癡了,我的身上流著同他們一樣的日本人的、加藤家的血,可是我的骨,我的魂分明是中國人的。我到底算什麼。

黑夜之中的人最容易回歸自己的內心世界,這時候的人會沉靜下來思考自己到底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加藤清源就這麼站著,思考著自己現在、明天到底在何處。

“哥哥怎麼還不回來啊,我餓了!”門咯吱一聲響了,傳出一個小孩稚嫩的聲音,然後一個小小的腦袋從門裏麵探了出來,那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她紮著一個衝天辮,上麵還係著一根紅色的發繩,她如同一隻狐狸一般四周張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