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李香蘭出事了!(1 / 2)

崛起於戰後日本5200最新章節盡在尋書網(www.xunshu.org)

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生活還是得繼續。

加藤一家已經搬到了北四川路去居住,原來的那間別墅則成為了空房。9月9日,與岡村寧次大將在日本投降書上簽字同時發生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國民黨的機關報《中央日報》發表了蔣介石頭號智囊羅家倫的專論《日本人口應全部退出中國——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條件》。

這篇文章的發表意味著日僑歸國的開始,幾天之後中國陸軍總司令部變發布了有關遣送日本居留民事項。在上海,所有日軍被解除了武裝,94441名日本居留民由高人一等的東洋人變成了一無所有的居留民。

為了便於管理,國民政府將日本居留民的居住範圍劃分為從上海神社東側的土壘南端起至北四川路橋的東南端以東的虹口地區及楊樹浦地區。也就是說原來在上海其他地方的日僑也必須將他們暫時的家搬到這一塊來。於是這一帶的破房子開始吃香了,同時大量的日本人無屋可住被迫流浪街頭。

內外棉高級職工的別墅也都被前來接收的國民黨大員們給征用了,原來對加藤一家行為感到不解的那些鄰居現在隻能是佩服他們的先見之明了。

不過除了集中管理這塊外,國民黨對待日僑完全可以說是以德報怨,是寬宏大量的,就是這樣的聚居地,隻要你佩戴著“日僑”的肩章也是可以在白天正常出入的,當然晚上必須回來,這是要點名的。

總體來說,對比東北的那些在蘇聯占領區下的日本人來說,上海已經是天堂了。至少他們還有著相對的自由。因為很多大多日本人都失去了工作,因此在吳淞路一帶出現了大量的小商販,他們出售著自己的隨身物品。還有不少日本婦女在街頭擺小吃攤謀生,也有的日僑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生活,便改穿中山裝或西裝,從而冒充朝鮮人。總之,這些日僑在上海的經曆是親身感到了一個戰敗國家百姓的悲慘情況。

因為事前準備充足,所以加藤一家的生活還是不錯的。至少與其他日僑相比,他們不必為吃住擔心。加藤正一最近一段時間接到了一個任務,他被要求在《改造日報》上的自由論壇中寫文章發言,從而改造這些日僑的思想。這是在集中營開展的如火如荼的“改造運動”中的一部分,內山完造等日僑名流都已經寫過了文章。

這些活動是規定每個日本人都要參加的,美羽也去上過類似的改造課程,而且是專門的婦女座談會。據美羽說,那天下午她們主要討論了兩個話題,一個是全世界的婦女中,為什麼日本的地位最低落?其次是由於日本婦女的順從個性,養成男子驕橫好戰心裏,對於日本的戰敗,婦女們是不是也要負責任?

經過一下午的研討,最後她們得出的結論是日本婦女運動的不發展,雖然是因為天性的順服,但是主要原因還是由於受到了封建思想和軍閥、財閥政府的壓迫所形成的。現在日本已經戰敗,希望在將其改造成為民主國家的同時,婦女們能夠充實自己的修養,取得男女平等的地位及參政的資格。

這樣的思想改造運動有作用嗎?從後世來的加藤清源並不看好,一個人的想法觀念是經過長期的閱曆、學習慢慢形成的,幾天的改造或者說洗腦能夠改變多少呢?

不過這種運動的確也挺必要的,至少你現在在集中營中隨便攔下一個日本人,他都會告訴你侵華戰爭是錯誤的,是破壞世界和平的!

就這樣,隨著改造運動,財產上交活動的開展,清查漢奸、檢舉戰犯的運動也開始了。

九月下旬的一個早晨,時間是六點鍾,北四川路一個日僑管理所中整整齊齊地站著隊列,早點名剛剛結束,但是隊伍並沒有散開。為了更好管理,中國政府模仿保甲製,在一片日本居留民集中居住區域設管理所所長。

這位管理所所長是一個有些發福的中年男子,名字挺俗氣的叫做李福,據他說自己原來是個營長,不過看上去並不嚴肅,不像是個軍人。

不過今天的李福卻一改以往笑嘻嘻的樣子,而是一臉煞氣,他那並不大的眼睛中射出如同駭人的凶光。

“諸位回想一下日本八年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苦難,回想一下你們日本侵略軍使中國人民淪陷於水深火熱中的淒慘情況,再看看今天,我們中華民國勝了,贏了你們、打敗了你們,可是我們中國根據一貫的傳統的禮儀精神,絲毫沒有對諸位加以侮辱與危害,兩相對比,你們不覺得慚愧,不覺得可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