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激情取舍:有激情才能擁有精彩人生 (3)(1 / 3)

有一位工人,所在的工廠效益越來越差,眼看著就要倒閉。廠裏大多數的工人都在觀望,在等待。而他經過深思熟慮,毅然決定辭職。他利用一次性工齡補貼的錢,開了一家小門市。他不怕辛苦,講誠信,從不欺騙顧客。人們有時寧願多走幾步路也要去他店裏買東西。他的生意越做越好,他又開了家分店。

幾年後,他成了下崗職工的楷模。而他原來所在的工廠倒閉了,那些觀望的職工還得重新找工作,再創業。

不留退路,就是給自己一條出路。隻要擁有不留退路的精神,就會一心一意去麵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如故事中那個工人,將所有的錢都投入做小生意,不給自己留退路,全力以赴去做自己選擇做的事情,結果不僅生意越來越好,而且還開了分店,找到了他的出路。試想如果他也和其他工人一樣一直在觀望,在等待,那麼他也會和他們一樣隨著工廠的倒閉而陷入生活的絕境。

美國科學家做的“青蛙實驗”幾乎人人皆知:在鍋底慢慢地用溫火加熱,青蛙悠哉遊哉地在水裏漂遊。等到水熱得不能承受時,青蛙卻再也跳不出來了;相反,將一隻青蛙猛地擲入快要滾開的沸水中,它卻能倏地躍起而逃生。

人,往往是在慢慢的等待中消耗了自己。在無謂的等待中,在慢慢的適應中,消磨掉的是才華、能力和信心,最後隻剩下無奈和惆悵。就像在慢慢加熱的水中的青蛙,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埋葬了。而那隻投入沸水中的青蛙隻需輕輕一躍,就給了自己一條生路。所以,如果你已經走到了現在這個階段,那麼就請繼續堅持下去,笑到最後的一定就是笑得最美的。

2.不給自己留退路,就是逼著自己成功

故事一:

古希臘著名演說家戴摩西尼年輕的時候為了提高自己的演說能力,躲在一個地下室練習口才。由於耐不住寂寞,他時不時就想出去遛達遛達,心總也靜不下來,練習的效果很差。無奈之下,他橫下心,揮動剪刀把自己的頭發剃去了一半,變成了一個怪模怪樣的“陰陽頭”。這樣一來,因為羞於見人,他隻得徹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頭,一心一意地練口才,一連數月足不出戶,演講水平突飛猛進。經過一番頑強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終成為了世界聞名的大演說家。

故事二:

1830年,法國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簽訂合約,半年內交出一部作品。為了確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寫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鎖在櫃子裏,把鑰匙丟進了小湖。就這樣,由於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徹底斷了外出會友和遊玩的念頭,一頭鑽進寫作裏,除了吃飯與睡覺,從不離開書桌,結果作品提前兩周脫稿。這部僅用了5個月時間完成的作品,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文學巨著《巴黎聖母院》。

兩位世界名人成功的經曆都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給自己留退路,就是逼著自己成功。做任何事情前先想好退路,這確實是一種生活的智慧,但真正實施起來的時候,還是應該不給自己留退路,隻有這樣才能拿出全部的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進去。因為有了退路的存在,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惰性,一種依賴,這種惰性與依賴將會阻礙你前進的腳步。

3.自絕退路,才能求得生路

秦朝末年,秦軍大將挾剛剛擊敗楚國大將項梁之勢,緊接著又圍攻趙國重鎮——巨鹿,趙國急派使臣向項羽求救。

項羽親率大軍渡過漳水之後,命令士兵把所有船隻鑿沉,把全部鍋盆砸壞,每人隻準帶三天的幹糧。因為已經沒有了退路,不打勝仗就是死路一條,所以項羽的士兵一個個奮勇殺敵,以一當十,最後打敗秦軍,解了巨鹿之圍。

“漢初三傑”中的一代名將韓信在攻占趙國的時候,以寡敵眾,背水紮營,置之死地而後生,打敗了兵力遠勝己軍的趙軍,生擒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