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二十七)新時代(結局修改版)(2 / 3)

聽了馬月的話,金舜姬和尤吉菲爾也都笑了起來。

“好。”孫綱笑了笑,離開了自己的房間,和她們一起來到了客廳裏。

象以往一樣,金舜姬開始為大家烹茶,很快,淡淡的茶香籠罩了整個房間,讓在房間裏的人一點一點的陷入到了往日熟悉而又溫馨的氛圍當中。

“咱們好久沒有象現在這樣的聚在一起了。”馬月看著另外兩位情同手足的好姊妹,開始和她們嘮起了家常,“尤其是你們倆,總是在外邊忙,每一次回來都非常不容易。”

“現在也是一樣。”尤吉菲爾歎了口氣,看了看孫綱,“我現在能體會到他的辛苦,因為領導一個國家前進,真的非常不容易。”

“我聽說阿拉伯國家有打算聯合進攻以色列的意思。”孫綱說道,“你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放心吧,我們是曆經劫難浴火重生的國家,不會那麼脆弱。”尤吉菲爾微笑著點了點頭,示意他不必擔心,“再說,文恒總統已經同意秘密提供給我們製造原子彈的材料和技術了。”

“鈾還是從我那裏弄的。而且也是以朝鮮的名義的。”金舜姬微微一笑,將一杯杯烹好的香茗分給了大家。

“那我就放心了,阿拉伯人知道後,很可能會打消對你們發動戰爭的念頭。”孫綱說道。

“那麼麻煩幹嗎?美國人在咱們這裏不還有三顆原子彈嗎?直接送給菲兒不就得了?”馬月開玩笑道,“自己家人,還客氣什麼?”

“你想把阿拉伯人都嚇死嗎?”金舜姬笑著看了看孫綱,“再說了,為了咱們華夏國內的穩定,文恒總統也不會這麼做的。所以說還是秘密提供技術和材料比較好一些。”

“對啊,畢竟回族在咱們華夏人也不少,他們的情緒也得考慮。”馬月看著尤吉菲爾,接著問道,“對了,邦鳴和浩誠什麼時候回來?我都好久沒有看到他們倆了。”

“我已經給他們發了電報,過幾天他們就會回來。”尤吉菲爾說道,“海蒂和芬尼也會帶著孩子一起回來。”

孫綱看著她們三個在談著話,感受著這分外溫馨的一刻,內心充滿了寧靜祥和。

此時,外麵的天色變得有些昏暗起來,大團大團的烏雲滾滾而來,遮住了天空中的明月,不一會兒,風也變得大了起來。

三位夫人怕孫綱受涼,不約而同的起身來到了一座座窗前,將窗戶關上之後,擋上了窗簾。

就在她們拉動窗簾的時候,在一處角落裏,突然閃過一道刺目的電火花。

“怎麼回事?”看到這一幕,三位夫人都吃了一驚,金舜姬小心地來到了出現電火花的角落裏,將還在冒著細小電火花的那個東西連底座一起捧了出來。

“這是什麼?”尤吉菲爾奇怪的問道。她是頭一次見到這根來自於“薩姆巴拉洞穴”的鐵棒。

“是一件從西藏弄來的古董。”馬月說道,“一到陰天下雨的時候就冒電火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這是鐵棒喇嘛的法器吧?”金舜姬仔細地看著這根鐵棒,問道,“不過,上麵的文字不象是藏文或梵文啊。”

“是啊,而且上麵怎麼還有納粹黨人的徽號?”尤吉菲爾說道,“不過象是刻反了。”

聽著三位夫人的談論,孫綱正想給她們解釋這件東西的來曆,卻突然發現她們三個的身影一點點的變得朦朧起來,她們的說話聲也變得模糊不清了。

恍惚中,自己的說話聲變得連自己也聽不清楚了。

漸漸的,似乎有無盡的倦意襲來,孫綱感覺到自己的意識似乎離開了坐在那裏的身體,周圍的一切都在一點一點的遠離,消失,最後成為了一片混沌。

不知過了多久,周圍的一切又開始慢慢變得清晰起來,隻是重新出現在他眼前的景物,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此時的孫綱,發現自己正置身於一間寬敞明亮的大型階梯教室裏,周圍全都是在聚精會神聽講的男女大學生。

在前方的黑板前,一位年紀並不太大似曾相識的年輕男子,正在黑板前一邊畫著,一邊用柔和的音調進行著講解。

“……中日雙方參戰當事人的報告、回憶,共同印證黃海海戰時北洋艦隊的起錨初始陣型是一種雙縱隊,而選取的接戰陣型則是夾縫雁行陣,隻不過因為航行途中兩翼軍艦或因老舊,或遷延不前,而造成了陣型外在呈現一種‘人’字隊的情況。夾縫陣所出現的兩艘軍艦錯列的形態,在很多國內的著述中,又被形容為犄角態勢,但並不可以根據這種‘犄角’的描述,來推翻丁汝昌說的夾縫雁行陣。”

“……明晰了北洋艦隊選擇的是何種陣型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之處需要引起注意。按照《船陣圖說》的刊載,書中的夾縫雁行陣實際是由‘前隊’、‘後隊’兩隊軍艦組成的。但是從北洋艦隊的實戰情況看,北洋艦隊在大東溝海戰時排列的夾縫雁行陣並不是以‘前隊’、‘後隊’作為基礎戰術單位,實際整個陣型是由‘定遠’、‘鎮遠’;‘致遠’、‘經遠’;‘靖遠’、‘來遠’;‘濟遠’、‘廣甲’;‘平遠’、‘廣丙’;‘超勇’、‘揚威’六個二艦夾縫戰術組合構成。確定了這一編組方法後,也可以得知,北洋艦隊最初錨泊、準備狀態的雙縱隊隊形,實際是由六個略呈橫向編組的軍艦組合,依次疊加的陣型,即戴樂爾所說的‘分段橫隊’。”

這時,一名大學生高高的舉起了手,講台前的講師微微一笑,伸出手做了個“請”的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