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快樂與幸福的獲得。要從工作中找到對自己的信心,充分發揮本身的潛能,創造事業及財富,才算成功。一個不快樂的工作者是無論如何跟這目標南轅北轍的。但有一些則是以錢財多作為工作終極目標豈不悲哉。
幾乎每個人心中都有規劃著事業上的宏偉藍圖,渴望著在自己所處的工作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華,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們應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把枯燥的工作變成一種享受。
薩姆爾·沃克萊剛剛進入工廠時的工作就是日複一日地擰螺絲釘,就像《摩登時代》裏卓別林扮演的那個工人一樣。看著一大堆螺絲釘,沃克萊滿腹牢騷,心想自己幹什麼不好,為什麼偏偏來擰螺絲釘呢?他曾經想找經理調換工作,甚至想過辭職,但都行不通。最後他考慮能不能找到一個積極的辦法,使單調乏味的工作變得有趣起來。於是,他和工友商量開展比賽,看誰做得快,工友和他頗有同感。
這個辦法果然有效,他們工作起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乏味了,而且效率也大為提高。不久,他就被提拔到新的工作崗位。再後來,他成了火車製造廠的廠長。
變化繁多的遊戲總比單調的遊戲來得有趣。同樣的道理,富於變化的工作可使人們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並享受無窮的樂趣。所以,我們應調整心態,學會從工作中尋找快樂。
亨利·卡文迪許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他去世60年後,人們為了懷念這位傑出的學者,在卡文迪許學習過的劍橋大學,以3萬英鎊資金,建造了世界著名的實驗室。
卡文迪許生前也曾有過一段貧困的日子,但是,他很快就交上了好運。
在一個嚴冬的下午,突然一輛豪華馬車停在卡文迪許的家門口,從車上跳下來一個衣著入時的使者。他自稱是倫敦銀行派來的,特地送來一張存款單據——1000萬英鎊。這麼大的數字,真使卡文迪許且瞪口呆了。經了解,這筆巨額財產是卡文迪許一個姑母給他的,這使卡文迪許一夜之間成了最富有的人。
但是,卡文迪許不愛金錢,隻愛實驗。他有這麼多的錢,除了給自己建立一個設備一流的實驗室外,其他都原封不動地存入了銀行。自己則一頭鑽進實驗室,整天跟儀器和藥品打起了交道,樂此不疲。卡文迪許雖有大筆存款,是英格蘭銀行的最大客戶。但他不理衣著,全心致力於科學研究,無暇顧及生活瑣事。他的衣服大多是舊式的,扣子掉了也不管,有時褶皺遍身。一次,他到皇家學會去,順便穿了一件在實驗室工作時被硫酸燒壞了的破大衣,以致被學會的職員認為是個流浪漢,說什麼也不肯讓他進去,待他通報了姓名,學會的職員才連連道歉,請他進去。
平時,卡文迪許吃得也很簡單,就是偶爾請科學家吃飯,一般也隻是一條羊腿。仆人笑著提醒他,一隻羊腿不夠五個人吃,他才改口說:
“那就準備兩隻吧!”當人們問他那樣有錢,為什麼又那麼“寒酸”時,他自信而無愧地說:“我認為科學家的時間應當最少地用在生活上,而應當最多地用在科學上。”
把時間和金錢,最少地用在生活上,在工作中尋找樂趣,你的生活會更豐富多彩。
快樂需要積極去找尋
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需要的都是實際的行動,而不是空想。一味想入非非,而不付諸實際行動,反而會讓自己迷失方向,找不到心靈的歸宿所在。而積極行動,則可以使自己真正充實、快樂起來!
快樂由心生,不快樂亦由心起,而積極行動則可以打敗心魔,讓自己逐漸脫離消極低迷的狀態,不知不覺快樂起來!
從前,有一匹老馬,不小心掉到了一個廢棄的枯井裏,枯井很深,根本爬不上來。主人看它是匹老馬,也懶得去救它了,打算讓它在那裏自生自滅。更糟糕的是,每天還不斷有人往枯井裏麵倒垃圾。按理說老馬應該很生氣,且天天抱怨自己怎麼那麼倒黴掉到了井裏,盡心盡責服侍的主人也不要它了,就算死也不讓它死得舒服點,每天還有那麼多垃圾扔在它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