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才是幸福的
幸福就是珍惜眼前已擁有的一切。珍惜現在的自己,珍惜現在愛你的人,珍惜現在你愛的人,就是能把握的幸福。如果你想生活得快樂,那麼就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吧!珍惜才是留念幸福的法寶。
人很奇怪,每每要到失去後才懂得珍惜。其實,幸福早就放在你的麵前。肚子餓得不行的時候,有人給你端上一碗熱騰騰的拉麵就是幸福;覺得寒冷的時候,有人給你披上一件衣服就是幸福;累得要命的時候,有人扶你躺在軟軟的床上是幸福。當然,這種幸福就是被愛。
人生在世,由於際遇的不同,有的人生活清苦卻感到幸福,有的人則過著富裕的生活仍感到苦惱。而更多的時候,人們之所以感覺不幸福,是因為當幸福來臨的時候,常常渾然不覺,無論別人投來多少羨慕的目光,還是不知道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幸福,反而讓幸福白白地從自己手指間溜掉,到了最後,給自己剩下的隻有揮之不去的痛苦。就像錢鍾書所說:“人生的刺,就在這裏,留戀著而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戀的東西。”
印度有一位知名的哲學家,氣質高雅,因此成為很多女人的偶像。
某天,一個女子來拜訪他,她表達了愛慕之情後說:“錯過我,你將再也找不到比我更愛你的女人了!”
哲學家雖然也很中意她,但仍習慣性地回答說:“容我再考慮考慮!”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條羅列下來,結果發現好壞均等,究竟該如何抉擇?他因此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之中。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麵臨抉擇而無法取舍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曆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狀況他是清楚的,但結婚後會是個怎樣的情況,他還不知道。對!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請求。
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她的父親:“你的女兒呢?請你告訴她,我考慮清楚了,我決定娶她為妻!”女人的父親冷冷地回答:“你來晚了,我女兒現在已經是孩子的媽了!”
哲學家聽了,整個人幾乎崩潰,他萬萬沒有想到,他向來引以為傲的精明頭腦,最後換來的竟然是一場悔恨。此後,哲學家抑鬱成疾,臨死前,他將自己所有的著作丟入火堆,隻留下了一段對人生的批注——如果將人生一分為二,前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猶豫”,後半段的人生哲學是“不後悔”。
哲學家死之前終於明白,幸福本沒有絕對的定義,平常的一些小事往往能振動你的心靈。幸福與否,隻在於你怎麼看待。
有一位年輕男子與一位少女相戀了,那少女活潑、開朗,能歌善舞,是個人見人愛的女孩。可由於陰差陽錯,他們分手了。後來女孩遠嫁他鄉,而那位朋友也早已為人夫、為人父。隻是那位朋友覺得自己過得極其“不幸”,他覺得妻子這也不順眼,那也不遂心。總之妻子沒有一樣稱他的心如他的意,與羅曼蒂克的“女孩”簡直不能同日而論。
他的妻子常為此而黯然傷神。後來,索性放開他,準許他去異鄉看望他的夢中情人“女孩”。在三天兩夜的火車上,他設計種種重逢的浪漫,於是,他滿懷憧憬的大膽地敲開了“女孩”的家門。然而,開門的是一個腰圍大於臀圍的胖婦人,一見麵她就興趣盎然地對他講泡酸菜的經驗,因為當時她正在泡酸菜,屋子洋溢著一片酸菜的味道。
理想破滅的他在想:難道這就是令他魂牽夢繞、朝思夜想的“她”!
朋友回家後,遂覺得妻子幾“相”俱佳,妻子也破涕為笑,從此倆人過得和和美美。所以,既然人生注定了要錯過,那就讓它錯過好了,我們盡可以享受它過去的美麗,但不可以陷的太深,留戀的太久。
假如我們一味地迷戀過去,而忽視了現在的美麗那我們就將失去生活的全部意義。
生活就好比一場接力比賽,過去的精彩和美好就應該讓它適時地過去,同時珍惜眼前所擁有的,畢竟持續著的生命裏還有下一棒,下下一棒!
話說回來,幸福其實是無時不在我們身邊的,隻要我們細心地去感受,敏銳地去觀察,你會發現,原來,幸福與我們是那麼接近!如果你一個不小心,幸福也許會從我們身邊偷偷地溜走。隻關注現在,不顧及將來,也未嚐不是一種保持歡樂的捷徑。所以,我們應該在幸福還沒有溜走之前,好好地把握,好好地珍惜!
將幸福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人往往都會這樣:不懂得珍惜現在擁有的,卻一直奢求自己沒有的,將眼前最好的東西視為雞肋,去追求那些永遠不可能得到的東西,結果隻能是一無所獲。
還記得《飄》嗎?斯佳麗直到白瑞德等到徹底心灰意冷時才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是誰,自己追求了那麼久的竟然是一個幻影。也許,世上本就沒有什麼絕對的完美與幸福,盲目地去追求,隻能如美麗的煙花,稍縱即逝,可望而不可即,到頭來不過是自己傷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