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趁一切還來得及,做個快樂的自己(3)(2 / 2)

像地主這樣的人不懂得與人分享,而且把一些身外之物看得比生命還重要,自然這樣的人也不會有快樂可言。

曾經有一個人非常吝嗇,從來不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甚至對他自己的妻子他都很小氣。有一次他乘坐的一艘船在海上被暴風雨打翻了,很多乘客都失蹤了,他也被風浪帶到了一個荒蕪的小島上。這個人虛弱地躺在沙灘上,他已經沒有一點力氣了,他想,自己的生命應該就結束在這裏了吧,於是他絕望地閉上了眼睛,等待死神把他帶走。這時候,島上的一群猴子發現了他,把他圍了起來。也許猴子們明白他已經筋疲力盡得無力動彈了,它們拿了很多桃子過來給那個人吃。在那群猴子的幫助下,那個人終於又恢複了體力。竟然被一群猴子救了,這讓他感動得流下淚來,那時候他才懂得了什麼叫做分享。他覺得那些桃子,是他吃過的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後來,一艘路過小島的船發現了島上的這個人,把他帶到了岸上。

回到家以後,人們發現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是以前那個吝嗇得讓人憎恨的人了,他變得十分樂於與人分享。人們也都開始願意和他交往,他發現自己的生活中充滿了快樂。後來,他漸漸地老了,他常常回想起那個小島上救過他的命的猴子們,他把自己的積蓄分享給了很多貧窮的需要幫助的人們,他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是時時處處都有快樂,而讓自己獲得更多快樂的最好辦法就是把自己的快樂與別人分享,同時,我們也能夠分享到別人的快樂。在快樂傳遞、分享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活才會擁有更多的快樂。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人要切忌盲從,別人覺得好的,未必就適合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活著的根本。

有一種毛毛蟲,它們在森林中行走的方式很奇特。它們之間的每一分子都以自己的頭緊連著前麵那條毛毛蟲的尾部,一邊走一邊吃它們最喜歡吃的橡樹葉。

生物學家為了測試這種毛毛蟲的盲目特性究竟有多強,曾將一串毛毛蟲放在花盆旁,讓它們首尾相連。隻見毛毛蟲開始圍著花盆繞圈子,一隻接著一隻地走著相同的路。雖然它們的食物近在咫尺,但是這一群繞成圓圈的毛毛蟲,卻因為隻會盲目地跟著其他毛毛蟲的腳步而行動,竟然就這麼一圈一圈地繞下去,直至餓死為止。

有些人也像這種毛毛蟲一樣,一輩子都在盲目地跟著別人的腳步走,一點也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直到生命終了的時刻,才發現原來自己並不曾真正活過。

《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

城市老鼠和鄉下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鄉下老鼠寫了一封信給城市老鼠,信上寫道:“城市老鼠兄,有空請到我家來玩,在這裏,可以享受鄉間的美景和新鮮空氣,過著悠閑的生活,不知意下如何?”

城市老鼠接到信後,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動身前往鄉下。到那裏後,鄉下老鼠拿出很多大麥和小麥,放在城市老鼠麵前。城市老鼠不以為然地說:“你怎麼能夠總是過這種清貧的生活呢?住在這裏,除了不缺食物,什麼也沒有,多麼乏味呀!還是到我家玩吧,我會好好招待你的。”

鄉下老鼠於是就跟著城市老鼠進城去了。

鄉下老鼠來到那麼豪華、幹淨的房子,非常羨慕。想到自己在鄉下從早到晚,都在農田上奔跑,以大麥和小麥為食物,冬天還在那寒冷的雪地上搜集糧食,夏天更是累得滿身大汗,和城市老鼠比起來,自己實在太不幸了。

聊了一會兒,他們就爬到餐桌上開始享受美味的食物。突然,“砰”的一聲,門開了,有人走了進來。他們嚇了一跳,飛也似的躲進牆角的洞裏。

鄉下老鼠嚇得忘了饑餓,想了一會兒,戴起帽子對城市老鼠說:

“鄉下平靜的生活,還是比較適合我。這裏雖然有豪華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緊張兮兮的,倒不如回鄉下吃麥子,來得快活。”說罷,鄉下老鼠就離開城市回鄉下去了。

其實,每一個人對生活的看法都是不同的。有的喜歡富足,有的崇尚自由,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完全由自己來決定。不要讓別人的思想左右了你,隻要你自己喜歡,隻要你能為自己的快樂而滿足,你就可以享受屬於你的生活。如果你一直覺得不滿,那麼即使你擁有了整個世界,也會覺得傷心。

還有一則講小白兔和大灰狼的童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