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歌走的時候還挺驕傲的昂著腦袋,看樣子似乎很看不起何凱文。
明明何凱文才是這裏三個人裏最高的,卻莫名感覺被這兩人小看俯視了,好不爽。
接下來秋歌就回到了選手的隊伍中,等到一百多名選手現在已經全部到齊。
今天最後的錄製就開始了。
姑娘們有的還在誇讚華樂的大手筆,比如說這座島有多麼多麼好,剛才能容納幾十人的遊艇有多麼多麼豪華。
說盡好話。
這樣就能在最初的剪輯中獲得更多鏡頭。
華樂也是想要讓觀眾有這種感覺的,知道自己節目投入大,這樣就能有一種,他們來真的,不是圈一波錢就跑的感覺。
肉眼可見的富裕還不夠,還要讓耳朵可以聽見。
現在聊天誇讚的姑娘,很明顯是猜透了節目組想法的,雖然有點舔的意思在,感覺不是那麼光彩好看,過於誇張了。但是就結果來說,她們這個做法非常的聰明。
秋歌自然沒興趣也聊不起來,工作人員收了手機之後,她就一個人無所事事的站在一邊。
不過秋歌總覺得,有人盯著自己,還不止一個人。
除了新月的人,還有人盯上自己了嗎?
秋歌也不清楚。
接下來,一個小鮮肉男團登場,開始為姑娘們介紹接下來的流程並且為她們帶路。
和過去的選秀不同,這次的《青春同行》沒有直接一個背景放那,然後選手一個個上場自我介紹。
這個模式最出名的就是你聽的黑曆史《偶像名單》,除非是想黑紅,不然大家都不會繼續選擇那種簡單的模式。
華樂這次可是想要打造一個至少名義上是實力女團的實力女團,可不想沾上刷怪籠這個外號。
當然有的人是覺得,隻要選手實力強,就不會這樣。
理論上是這樣沒錯,但是實行起來根本不可能。
先不說根本湊不齊那麼多實力強的選手,就說一點,大家都不鬧幺蛾子,那話題度哪裏來呢?
過去某個節目,要是沒有淡黃的長裙這個靠爛出圈的梗,誰會知道那個節目呢?
就像故事裏必須要有一個受氣包角色來釋放笑料一樣,對於選秀節目來說,出糗的人是必須要有的。
而那些實力不足的選手,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被人看到。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實力不夠就隻能走這種所謂的歪門邪道了。
《青春同行》這次對選手的介紹,是用考核的方式呈現出來的。
環節名為:偶像必修課。
其實就是一些小遊戲,比如放兩根杆子,看誰能走過去不碰到兩邊,說白了就是看誰的腰細。
還有什麼下腰通過障礙,柔韌度挑戰用腿畫時鍾圓,ktv歌唱評分,繞口令比拚,以及一些無關痛癢的反引力測試。
是比較聰明的一種處理方式,很快速的就能展現出姑娘們的魅力,也能快速打上標記。
比如在柔韌度挑戰上拿高分的,那就是舞蹈能力出眾的,唱歌機器打分高的就是主場,繞口令就是玩rap的。
關係雖然不大,但確實有。
至於那些看腰細的,則是在身材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為了不碰到兩邊的杠子,寬鬆的外衣肯定得脫下來吧,然後裏麵是T恤也得束起來,能讓觀眾一飽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