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場響徹“軒轅傷”三個字,壓根就再聽不到給楚歌加油的聲音。
秋歌還是不知疲倦,不自量力的和軒轅傷的粉絲對抗著。
楚歌隻看得到她的嘴巴在動,卻聽不到聲音,但是楚歌知道,她在叫自己的名字。
那麼,就開始吧。
不能讓你們再喊下去了,秋歌可是還要唱歌的,跟你們比音量把嗓子喊壞了可就不好了。
軒轅傷很強,但楚歌還有一個世界的曲庫。
單論唱功,楚歌連薑雲那一關都過不了。
楚歌一路以來,靠得是驚喜感,無時無刻不在帶給觀眾驚喜,這份期待促使大家希望看到更多。
還是那一句話,想在唱功上贏,楚歌做不到,換了秋歌來或許可以,這是她的優勢領域。
但軒轅傷不是不可戰勝的。
這首《貪財好色》固然好,也十分具有代表性,一首歌就概括了軒轅傷的前半生,但這首歌也有巨大的弱點。
那就是這畢竟是軒轅傷的第一首歌,那時候的軒轅傷還遠不如後來成熟。
而這句話,就算是評委席的葉飛明和秦順都說不出來,隻有楚歌敢這麼說。
因為楚歌是帶著另一個世界全部的音樂來和軒轅傷對比的。
如果軒轅傷不那麼注重儀式感,選擇了自己後來的歌,那楚歌今天搞不好真的一點贏麵都沒有。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這位天王的仁慈吧。
就像是遊戲的boss一樣,不管技能數值多麼誇張,總會給玩家勝利的機會。
這就是軒轅傷給楚歌留出來的機會。
軒轅傷如果隻是想贏,那他根本就不需要來這個節目,他那張臉出現在任何地方都是贏。
給後輩更多壓力,讓自己看到更多可能性,更好的享受音樂,享受比賽的過程才是軒轅傷的目的。
這也是他為什麼會答應孫敏來這個節目。
山與山之間的吊橋很多人都不敢過去,但是如果蒙上眼睛,在不知道的情況下,敢過橋的人會多很多。
軒轅傷如果不戴麵具,現階段根本沒有人敢挑戰他。
這是一種獨孤求敗的寂寞,沒有了挑戰,也就沒有了動力。
所以軒轅傷在拿完所有獎項之後,選擇了休息,直到這個比賽出現。
而看到楚歌舉起話筒,最先鬆一口氣的,其實是孫敏今天請來的樂隊。
他們都是提前就拿到了所有的曲子的。
自然也比其他人更早知道了軒轅傷的身份。
但比起軒轅傷的《貪財好色》,樂隊的大家更想在今天演奏的歌,其實是楚歌帶來的這一首。
甚至可以說,他們願意為了楚歌這一首歌,放棄《貪財好色》的表演,甚至放棄今天所有歌的表演,隻為了楚歌這一首。
他們作為音樂人的直覺,讓他們預感,今天之後,這首歌會在全世界爆火。
他們想要成為第一個在舞台上演奏這首歌的樂隊。
對戰頂級巨星,自然也要用頂級的歌。
同樣的粵語歌,楚歌今天比賽的最後一首歌,名為——
《海闊天空》
一首超越了語言和音樂的範疇,成為了一種信念、信仰與力量。
這不僅僅是一首歌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