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這是一個不長的故事(1 / 2)

節目組備了酒,張靈自發給海佑、彭水安和楚歌都倒上了。

這裏幾個男性裏麵,張靈名聲最小,說得難聽點就是地位最低。

雖然海佑、彭水安和張靈很熟,他知道他們不在乎酒桌上這種地位論,楚歌看起來也是個隨和的人,但是做藝人就是要敬小慎微,為了不起節奏,張靈得先把事做了堵住別人的嘴巴。

楚歌其實挺反感酒桌文化的,會讓他想起過去還錢時期的一些不好的經曆。

陪客戶陪老板真的是一種折磨。

不過畢竟是鏡頭前,總是有人在乎這些的,也沒有辦法。

做藝人就是這樣,一舉一動都要接受觀眾的審視。

當然,這就是他們的工作本身,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拿著普通人眼中天價的薪酬,如果連這種事情都不能接受未免過於矯情和作了。

就像楚歌,至少在過去,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如此賺這麼多錢。

想曾經楚歌腰酸背痛實在受不了,做個理療按摩,50、60、70的他都得仔細考慮一下,也就十塊二十塊的事,但這就是生活。

哪像現在,說請交響樂團就請,還是國際知名樂團。

工作說不上輕鬆,但是對比過去,以前的楚歌累死了都賺不到這麼多錢。

秋歌和夢涵不喝酒,都是喝得果汁。

酒和果汁都是當地特產,據說手藝都是傳下來的,還是正經非遺。

楚歌略微抿了一口,很甜,很柔和,初入口沒有什麼感覺,甚至有點不像酒,但是後勁兒意外的大。

不得不說,能拿到節目上做宣傳的,真的都有點東西。

當地也確實需要這樣的宣傳,他們的產品、特產不是不好,隻是沒有特別好的渠道,外界根本不了解,所以銷售的範圍很小。

在場的人都覺得好喝,海佑和彭水安這種都是成名已久,彭水安更是愛酒的人,他們什麼大魚大肉沒吃過,這酒能入他們的眼說明是真的有東西。

但是他們過去聽都沒有聽過這邊還有這樣的好酒,和商場那些果酒一比,這邊特產的果酒不知道高了多少個檔次。

酒勁兒不小,海佑作為主持人,控場能力真的不是說著玩的。

他從自己說起,再聊到今天所見,又結合自己的經驗講述了自己對山區的看法,很快大家就都進入了一個非常放鬆的狀態。

而這就是節目組想要的一個狀態。

要讓嘉賓暫時性的忽略,自己正在錄節目,進入一個放鬆的,生活化的狀態。就像是真的酒桌閑聊一樣。

不然嘉賓時時刻刻記著節目的事,在那裏端著,這夜談也就沒意義的。

說出來的話也是商業互吹。

不真實。

那樣演出來的訪談節目大家早就看膩了。

為什麼《遊四方》一播播一天都有那麼多人追著看,不就是因為能看到明星生活中真實的一麵麼。

在交談中,楚歌也透露自己並不喜歡老師這個稱呼,因為自己並不能教導別人什麼東西,這聲老師當之有愧。

於是其他幾人也換了稱呼,海佑、彭水安這兩個年齡大的就管楚歌叫小楚,張靈和夢涵則是考慮到楚歌名字裏歌與哥同音,叫楚哥跟叫名字沒區別,幹脆就單字叫一聲哥。

見時機成熟,海佑也開始完成節目組的任務,切入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