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國產保護月與看電影【二合一】
國內的電影市場,有一個“國產電影保護月”的說法。
最早是相關媒體爆出,在2004年由國家電影局口頭下達的指令,從扶植國產電影的角度考慮,希望全國各大院線及電影院支持國產影片的通知,時間定在每年6月10日至7月10日期間,不鼓勵引進海外分賬大片,全國範圍內以國產影片為主。
負責海外大片進口上映的中影集團,很好的領會了上級領導的有關指令。
所以,從04年起,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不上映海外進口大片,慢慢的這段時間就被業界稱為“國產電影保護月”。
而隨著國內電影市場商業化的發展,以及民營影視公司的崛起,大家發現6月到7月這個檔期,不是太好。
僅僅是擦了暑期檔的一個開頭,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出對國產電影的扶植。
於是紛紛上書,時間能不能挪一挪。
幾番談論之後,國產電影保護月的時間就不再固定,具體起止時間每年都有所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這段時間一般都會落在6至8月,也就是觀影人次出現高峰期的暑期檔。
可慢慢的又出現了問題。
影視公司開心了,但影迷和院線不樂意了。
首先,在保護月實施的頭幾年中,不少影迷認為對華語電影本身的提攜和幫帶作用並不大。
本以為會讓國產電影得到提升,沒想到卻成為了爛片集中營,國內導演們視保護月為兜底的存在,無所畏懼,該怎麼拍還怎麼拍。
反正有檔期上映,還沒啥競爭對手。
沒有大牌明星加盟,沒有華麗的特效,沒有大量的投資,故事情節也不連貫,角度也不夠新穎,還是老一套。
對於這些影片,眾多院線是有苦難言。許多進口大片被排除在保護月之外給影院減少了不少票房,導致票房收入不太樂觀,甚至一些院線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在院線方看來,國產電影保護月,就是眾多院線的“災難月”。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還是有一部分優秀導演在努力的深耕細作,給了觀眾更多機會去接觸中國電影,同時,也鼓勵了國內電影行業的新人,讓國產電影有新的血液,保證了電影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未來的《捉妖記》、《戰狼2》都是在國產保護月中贏得了口碑票房雙豐收。
而今年的國產保護月,確實讓眾多院線方賺了個盆滿缽滿。
先是孫羿的一部《觸不可及》取得了開門紅,拉開了國產保護月的序曲,一舉打破國產電影票房記錄。
緊接著,新人導演俞菲鴻的《愛有來生》在星空映像的大力宣傳下,高調接棒,上映第一天,首日票房就突破了1500萬RMB。
電影口碑爆炸,評分達到了8.0分。
首周票房突破了4000萬,雖然跟孫羿的《觸不可及》比不了,但是肉眼可見的,回本是沒什麼問題了。
懷柔影視基地,民國建築群。
一間民國時期的少女閨房,劉藝菲端坐在書桌前,執筆伏案。
書桌上有著民國時期的梳妝盒,一盞老式電燈,還有一張她的黑白照片。
照片中,劉藝菲梳著大辮子,竹布上衣,下著黑裙,眉眼彎彎,淺笑嫣然,一股獨屬於那個年代的美好撲麵而來。
攝影指導劉軍控製著攝影機推進,給了她一個近景特寫,孫羿坐在監視器後,手裏抓著對講機,目不轉睛的看著。
書桌上,劉藝菲麵帶桃花,彎彎的睫毛俏皮的抖動著,時不時地寫寫停停,有時目光還要微怔一下,咬著筆頭羞怯怯的嘴角含笑,仿佛想到了心上人。
鏡頭繼續推進到書桌上。
淺白的信紙上,一道秀麗的小字躍然而出。
“我如小燕,君似飛鷹。”
“ok,過!”
孫羿拿著對講喊了一聲。
劉藝菲蹦躂著跳起來,走到孫羿身邊。
“給我看看。”
孫羿打開了監視器的回放,兩人一起觀看。
看完之後,劉藝菲揚著臉朝孫羿問道:“我演的怎麼樣?”
那期待的小表情,就差在臉上寫下“快誇我,快誇我。”
孫羿給她豎起了大拇指,一臉讚同地說道:
“很棒,這個想著心上人的感覺演出來了,而且這個羞澀的臉紅,恰到好處。”
劉藝菲聽完,美滋滋的直抿嘴,眼見著牙花子就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