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也懷疑自己身體裏住著兩組基因,不然,為何老是有兩種不一樣的聲音,常使我在愛恨之間混雜,在言行之中矛盾?
也許凡人身上也都可能有兩組基因吧,想愛一個人,反而對他惡行惡狀;恨一個人,偏偏還要對他好。怎麼會那麼想、那麼做?怎麼會愛上那樣的人?連自己都無法接受、無法解釋、無法控製、無法想象……兩組基因,比“鬼迷心竅”的解釋好。
愛的雙重訊息
愛的雙重訊息,是兩種反方向拉力,常常消弭付出的愛意。
知名心理治療師瑪莉亞·葛莫利的傳記《愛與自由》,提及瑪莉亞還沒“出師”前和她兒子安迪之間的小故事。
安迪是準醫師,打算離開加拿大,到紐約當住院醫師。瑪莉亞一邊鼓勵獨子到大城市磨煉,一邊擔心他是否能照顧自己。
還好在這期間,她參加了心理治療的工作坊。說明憂慮後,導師薩提爾對她說:“你給了他雙重訊息,要他離開,又要他留下來,這樣對他並不好。”
回家後她告訴安迪:“我剛剛學到一些東西!希望你可以安心去紐約,不必惦記要不要打電話給我,我也不再擔心你會不會洗衣服。”
安迪聽了笑說:“媽,如果這是你在工作坊學到的東西,我會全力支持你。”
兒子原本對離家很焦慮,因為感覺到媽媽並不信任他。而瑪莉亞也檢討自己,一直自以為開明,卻以雙重訊息隱形而微妙的控製孩子。察覺矛盾之後,不信任轉為尊重,母子間更親近了。
欲迎還拒,是雙重訊息;口是心非,是雙重訊息;悔教夫婿覓封侯,是雙重訊息;在該放手時難分難舍又牽牽掛掛,也是雙重訊息。
人們表達的情緒中,充滿微妙的雙重訊息。我也有這個毛病。釋放雙重訊息的人心中矛盾,接到雙重訊息的人,更是焦躁難安。
愛的雙重訊息,是兩種反方向拉力,常常消弭付出的愛意。常發出雙重訊息的人,也使人搞不清楚他的真意,使感情長期處在懸疑不安的氣氛之下。
不妨問自己:“什麼才是你的真心希望?”察覺是第一步。了解自己的雙重訊息,做人才能表裏如一。
太有骨氣的女人
女人有骨氣到拒絕男人的好意,餘生不過是自在自找麻煩而已。
純芝是個事業有成的小老板,外表嬌美,個性堅強,與一位中年富商交往一年。富商離過婚,有兩個青春期的子女,純芝和他們相處融洽,已有當後母的準備。
最近她買了新房子,打算好好裝潢。有天,她氣呼呼的對我說:“唉,我的男友真小氣,知道我買新房子,竟然隻開口要給我三百萬,我氣得對他說不必了。”
那個“隻”字,差點讓我有被人勒緊脖子的感覺。
“房子是你們一起住的?”
“不,是我自己要住的。”
“那趕快叩頭謝恩,猴急收下。你連三百萬都嫌少,男人的挫折感一定很大。”
“啊?”她沒料到我會這麼說,還以為依我的個性會讚美她有骨氣呢。
“你想想看,連三百萬你都給他白眼吃,這麼財大氣粗,將來他哪裏敢送任何禮物給你?”
“難道我應該虛偽的說,謝謝你給我好多錢?”純芝說。
“人家總是好意,你道謝,並不虛偽。”
我不是見錢眼開,但說的可是肺腑之言。我過去總和純芝一樣,太有骨氣,所以一輩子沒收過男人昂貴的禮物。男友總覺得,你自己買就可以。女人有骨氣是好事,足以衝破人生重重難關,但若有骨氣到拒絕男人的好意,餘生不過是在自找麻煩而已。
試想,如果你好心幫朋友一點忙,他不但沒道謝,還說:“就做這麼一點事啊?”你送朋友禮物,他一轉身就把它倒進垃圾桶裏,請問你還會不會自取其辱?有骨氣的女人,想要男人懂得對自己好,還真得學會以客氣與感激,放長線釣大魚,否則在感情路上,一定像一隻馱著棉花走進河裏的驢子,累個半死而後已。
裏外不要差太多
事實與想象差別太多,的確讓愛情難以為繼。
有一回跟吳若權聊天,他說了一個有趣的理論:女人找不到理想對象,常是因為外表給人的印象和內在的她差太多。有些女孩明明條件很好,可以找到適合的男人,可惜她看來楚楚可憐,讓男人心生保護感,但與她相處久了,男人會明白,她實際上的個性又硬得像鐵板,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
事實與想象差別太多,的確讓愛情難以為繼。
我有同感。有些老在感歎好男人死去哪裏的漂亮女人,都有裏外差太多的問題。裝扮和內在不能差太多:有的女人外表很辣,總是穿著低胸衣服和迷你裙,總是吸引來一些蒼蠅一般的好色男,事實上,她偏愛的卻是個有文學氣息、不好色的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