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愛情很需要保養(1)(3 / 3)

從認識到結婚,三年間的變化遠超過想象,身材高壯的英雄,變成很愛碎碎念的男子。碎碎念的人必有副作用,他也會很“龜毛”,說出門總是很慢,一直念著門窗、瓦斯有沒有關好,東西有沒有全都帶好,光找個停車位也會猶豫半天,總是耽擱許多時間;在工作上,也不可能太果斷、太有效率、太有為。

從好處來說,碎碎念的人多半細心謹慎。有他在,家裏不容易發生意外。珊珊則越來越大而化之,越來越像男人婆,談戀愛時的溫柔已經消逸無蹤。

相處模式已經變成:英雄一碎碎念,珊珊就大罵三字經。因為如果不用最嚴厲的方法喝止,英雄會繼續念下去。稍不如意,她還會搥打他,即使當著眾人的麵,也不給英雄麵子。

奇妙的是,英雄總能在第二天忘了沒麵子的事,笑說“習慣了”。

我常說,戀人是互相造就的。婚前個性再像的人,婚後必然會發展出互補的模式。兩個人共同生活,都會發展出特殊的模式,彼此能接受就好。男人常怪太太不夠溫柔,其實,不溫柔總有不溫柔的理由。生活現實和男人的習性,迫使女人無法低聲下氣的溫柔。

女人怪男人不如當初溫柔的時候,仔細想想,多半也能從自己習性中找出他不能溫柔的理由。

她不再小鳥依人

女人在溫柔之餘,不可以不獨立。

立宏從小立誌要娶小鳥依人的女人,可能是基於對他媽媽的反動。在市場裏賣燒鴨的母親是家中經濟主要來源,身材粗獷、嗓門很大,罵起家裏人來總是虎虎生風,不得不順她。

立宏的爸爸不敢有任何反對意見,隻是常小聲的告誡兒子,娶某要娶細聲細氣的、要讓太太聽你的。

立宏追小可的時候,愛上的是小可小鳥依人的樣子。

小可身材嬌小,說話輕聲輕氣的,什麼事都要問他的意見,自從和立宏在一起以後,連自己該不該跟閨中密友喝下午茶,都會問他好不好?立宏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男性的雄風。一起散步的時候,小可也會像水蛭一樣黏在他身上行走,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

大學一畢業,兩人就結了婚,小可說她隻想好好為他理家,立宏也讚成,他認為女人隻要會賺錢,就會變成他媽媽的樣子。

然而成就感漸漸被耗弱感取代。沒出過社會的小可根本不知道,為了討生活,人可以忙成什麼樣子,連換個燈泡也要打電話來大幅報導。近來詐騙集團以移動電話犯案的很多,小可在家沒事常接這種電話,還覺得很驚喜;某天,立宏在公司裏正為一個危機處理得焦頭爛額,小可還拚命打“奪命連環叩”,問他“可不可以跟鄰居太太出去買特價內衣?”立宏終於火大了,大罵:“你連這種事都來問我,是不是想把我搞瘋啊?”

這時想來,覺得自己的媽才是他的理想形象,偉大又堅強,是爸爸人在福中不知福。

愛小鳥依人的女人是男人之常情,但萬萬別讓她變成沒有生活能力的籠中鳥。籠中鳥不能飛,隻能把力氣花在嘰喳叫。萬一被鳥糞淋了滿頭,誰能忍受?

立誌當小鳥依人的女人也沒什麼不好,隻是在溫柔之餘,不可以不獨立。

男人怕選錯女人的行

現在的男人不怕選錯行,就怕選錯女人的行。

她本來以為嫁導遊可以一輩子遊山玩水,沒想到剛好相反,先生連蜜月旅行都不想去,蜜月旅行隻會讓他想起工作,不如在家睡覺;有了孩子後,她漸漸忘了向丈夫抗議,婚後十年,他從沒帶她出去玩。

某個周日,她硬要他帶自己和兩個孩子到陽明山,丈夫一臉不情願,到了陽明山後,要他們自己玩,他要在車上睡覺。

舊仇新怨讓太太怒不可抑,對先生說:“你這麼討厭我們嗎?”

先生說:“哪有?我隻是有點累。”

“你帶團的時候就不累?”

先生竟然回答:“帶團有兩千塊收入呀。”

她啼笑皆非,不知該不該拿團費給他,要他振作起來。

有些女人很浪漫的說要嫁給廚師,是日劇看多了吧,她們以為廚師都是日劇裏頭那些隨時懂得以烹調來取悅女人的帥哥嗎?事實上,廚師回家並不想煮菜。談戀愛時,他們會以美食誘惑女人上床,婚後不久即將性與美食清楚分開。有位廚師一結婚就表明希望太太學做菜:“如果我回家還天天煮飯,那豈不等於二十四小時都在工作?”

此後未曾進過家中非專業廚房。太太做出來的菜肴不算美食,他總是默默的吃掉,隻在“實在太難吃”時才會發表意見。妻子說,在先生的廚師同業裏,自己的先生還算好,至少不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