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當然希望自己能當上部門經理,可又覺得寫工作總結有些多餘,自己的業績寫與不寫都在那裏擺著呢!於是,他的工作總結幾句話就完成了。
馬光上交了工作總結後,李大為請馬光吃宵夜,懇請馬光幫他修改工作總結。他討好地說:“老兄,誰都知道你是筆杆子,這忙你一定要幫。”馬光說:“咱倆是競爭對手,你就不怕我把你的工作總結越改越差?”李大為笑嘻嘻地說:“你老兄不是這種人,我知道的。”經不住李大為的誇讚,馬光立刻答應了。接過李大為厚厚的初稿,馬光嚇了一跳,這家夥這麼上心呀!但很快馬光就釋然了,因為他認為跑業務的人寫工作總結並不重要。於是,馬光開始幫李大為修改工作總結,可是在修改工作總結的過程中,他又後悔了,因為李大為的文字水平實在太差了,而馬光又想顯示自己的文采,常常為一句話纏得心煩。經過近一個星期時間的整理,馬光終於把李大為的工作總結修改完了。
幾天後,公司宣布了李大為晉升為部門經理的決定。散會後,老板把失落的馬光叫到跟前說:“其實無論從哪方麵而言,我都看好你,可這次你卻輸在了一份工作總結上。”馬光想告訴老板,為修改李大為的那份工作總結自己死了不少腦細胞,但話到嘴邊又吞了回去。馬光知道自己不是輸在一份工作總結上,而是輸在盲目自信的心態上,沒有好好地去寫工作總結。
馬光的心理失去了平衡,而這種心理失衡源於他沒有很好地評價競爭對手,以為自己的業績比競爭對手強。李大為則不同,他知道自己的業績不如馬光,但他想在工作總結上有所突破,並利用馬光的特長完善自己的工作總結,結果他當上了部門經理。
即使你再有能力,但是如果你不善於從各個方麵權衡自己,就可能因為盲目自信而招致失敗。以弱勝強的員工,重要的一點就是把握了心理平衡點,沒有被競爭對手的強大嚇倒,而是利用和尋找競爭對手因盲目自信留下的破綻,進行反攻。
3.樹立學習的心態
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說:“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成就未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斷變化的。一個員工是否優秀,主要是看他能否應對隨時隨地可能發生的變化,而要想應對隨時隨地可能發生的變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學習。老板需要能夠應對隨時隨地可能發生的變化的員工,任何一名員工都不可能憑著過去的成功駛向未來。
一個大企業的老板,曾對前來應聘的一位大學畢業生說:“你的文憑隻代表你的文化程度,它的價值體現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隻有3個月。要想在我的公司裏長久地幹下去,你必須知道自己該學習什麼。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該學習什麼,你的文憑在3個月後就會失效。”這一個大企業的老板的意思就是:企業招聘人才,文憑隻是敲門磚,不斷學習才是開鎖的鑰匙和向上的階梯,學習力決定了員工的競爭力。
現代社會知識和技術變化很快,你現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也許一年之後就已經過時。在老板的眼中,文憑隻是一個知識積累的標誌,企業用人更看重的是發展潛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果你不及時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就漸漸地被別人甩在身後。
索亞和林達同時被某公司錄用為程序員。索亞畢業於一所著名大學的計算機係,他才華橫溢,設計的程序簡潔明了,而且幾乎沒有什麼漏洞,一開始就贏得了部門經理的青睞。而林達則是完全靠自學成才,甚至連一個像樣的文憑都沒有,有人傳言說,林達之所以能夠被錄用,完全是因為老板是他的親戚。
為此,索亞總是瞧不起林達,他甚至說:“和這樣的傻瓜在一起工作,簡直是我的恥辱。”對索亞來說,平常的工作很輕鬆,所以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人際關係方麵,而林達卻總是起早貪黑,才能勉強完成工作。
半年以後,林達被提拔為主管,對此索亞忿忿不平地說:“隻要與老板有親戚關係就可以順利提升,完全不考慮工作能力,這樣的公司沒有什麼發展前途。”
為了解釋林達被提拔的原因,部門經理向索亞展示了一個林達設計的程序,索亞看後大吃一驚,林達設計的程序簡直可以用完美無缺來形容。
原來,在索亞得意於自己才能的同時,林達卻在不斷地努力學習,所以,林達設計出來的程序已經比索亞的優秀得多。